世界热头条丨杭州桐庐:多样暖心举措构建民族同心圆
【资料图】
“感谢你们,要不然我们真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在调解协议书上签字后,华先生不停地向调解人员表示感谢。
日前,在杭州市桐庐县凤川街道“石榴红调解室”中,藏族青年普琼、卓玛主动调解一起矛盾纠纷。前几日,华先生的孩子在上学期间被同学推倒,导致牙齿损坏。但在解决此事过程中,多次协商未果,多方僵持不下。于是,由凤川街道人民调解委员会选派的调解员普琼、卓玛与该街道司法所所长鲍晓波共同商讨案情,积极参与纠纷调解。通过多方沟通,当事人双方达成调解协议。
在凤川街道,像普琼、卓玛这样的“红石榴”调解员、志愿者还有不少。目前,凤川街道拥有外来流入人员10万余人,是户籍人口的近三倍,是一个典型的人口倒挂街道,有苗族、侗族、彝族、土家族等41个少数民族的7000余位居民汇聚于此,成为了“新凤川人”。
如何尊重差异,破解少数民族的融入成长难题?凤川街道创新打造“之江同心·石榴红”家园来撬动城市民族工作,以各民族流动人口服务为重点,坚持把城市民族工作与基层治理、基层党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相融合,让各族群众共享发展成果、共建美好家园。
凤川街道荇塘新村小区内,穿过绿树成荫小径,就到了那曲籍大学生米珠拉姆的“家”。“你看,客厅、双卫、厨房、活动室都有,家电一应俱全,周边生活配套服务丰富,我们在这里住得很舒心、舒适。”米珠拉姆在此住了三年,“亚琼!亚琼!”(藏语“谢谢”)她由衷感慨道,在这里,她们这些“外来人”被当成家人照顾。
“女儿最期待的还是每周一次的专题课程和每月的亲子外出主题活动,能让我们更好地认识桐庐。”苗族居民叶洪萍笑着说。暑假来临,孩子们在“之江同心·石榴红”家园里有老师陪着学习和游戏,让家长安心工作。
针对少数民族的孩子课后及寒暑假无人看管的难题,凤川街道通过“课后托管+寒暑假小候鸟班”形式开展乡村复兴少年宫活动,充分拓展服务内容,涵盖剪纸、书法、绘画等课程。其中,桑园村“四点半课堂”学后托管已经坚持了十余年。
与此同时,凤川街道还运用多平台,强化为民、便民、安民功能,为各族群众办理事项、了解政策提供快速、便捷的服务。通过为各族群众提供居住证办理、动态更新就业、出租房信息等服务,帮助其解决就业就学、租房租赁、社会保障等实际困难,并建设法律援助服务团,对各族群众法律援助做到应援尽援。
凤川街道党工委委员詹水德介绍,街道组织举办了“桐那一家亲·喜迎藏新年”“石榴结籽心相连·民族团结共欢庆”“民族青年人才伙伴行”“凤川街道复兴少年宫之外来务工子女暑期素质提升班”等一系列促进民族团结的活动,同时成立“石榴红志愿服务队”“西藏那曲在桐就业联络服务站”“石榴红调解室”等民族团结社团组织,引导各民族代表人士参与到辖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议事活动中,共商共建社区事务。在各类活动和服务中,为各族群众营造了“第二故乡”的氛围,也为街道发展留住了越来越多的建设者。(黄蓉萍、何维城)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