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管加强!23家银行半年收282张罚单,小微贷、房贷成违规高发区_当前热闻
银行监管持续强化!截至6月27日,《国际金融报》记者梳理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公开的行政处罚情况获悉,23家银行(包括分支机构)今年以来收到282张罚单,罚没金额达6.48亿元。
整体来看,国有行罚单数量多,股份行罚没总额高,贷款领域问题占比大。其中,小微贷、房贷领域成为银行违法违规被处罚的高发区,“小微企业贷款统计数据不真实”“经营性贷款违规流向房地产领域”等违法违规情形多次被提及。
(资料图)
国有行罚单多 股份行罚金高
经记者梳理统计,上半年有23家银行共收到282张罚单,分别由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级和省局本级机关开出。从受到处罚的银行类型来看,国有行和政策行包揽了大部分的罚单。国有六家银行规模大、分支银行数量多,也是所有银行类型中收到罚单数量最多的,共有149张。其中,工商银行收到47张罚单,是国有银行中最多的,主要涉及住房贷款的发放和管理不审慎等违法违规情形。
股份行共收到111张罚单,占罚单总数的39%。其中,民生银行被罚的次数最多,机构和个人共计收到24张罚单,受处罚的领域同样与贷款管理相关,种类主要涉及房贷和小微企业贷款方面。
(各类银行今年以来罚单数量统计表 数据来源: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披露罚单信息 截至2023年6月27日 李若菡制表)
从银行机构罚没的金额来看,今年以来,23家银行(包括分支机构及个人)共计罚没约6.48亿元。股份制银行虽然不是收到罚单数量最多的,却是被罚没金额最高的,约有31832.14万元。
其中,最大的一张罚单由总局机关开出。2月16日,民生银行因小微贷款挪用、统计数据不真实等14项违规受到处罚,总行和分行共计罚款8970万元,没收违法所得2462万元。另一张高达5967.8万元的罚单同样开给了民生银行,因其早前的票据业务问题。
国有银行罚没金额总数位居第二,为27609.17万元,最大的一张罚单由总局机关开给建设银行,因“公司治理和内部控制制度与监管规定不符”“贷款审查严重不尽职、违规办理虚假按揭贷款”“违规收取民营企业、小微企业费用”等三十八项问题被没收违法所得并处罚款,总行和分支机构合计罚没19891.56万元,这也是近半年来银行罚单中数额最大的一笔。
城商行和农商行共计罚没5175.8万元,主要罚自北京银行。6月16日,北京银行因小微企业划型不准确、房地产类业务违规、贷款及投资业务管理不到位等14项问题被要求责令改正,并处以4830万元罚款的行政处罚。
(各类银行今年以来罚款金额统计表 数据来源: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披露罚单信息 截至2023年6月27日 李若菡制表)
小微贷、房贷领域成“重灾区”
从银行被罚的缘由来看,主要涉及公司管理问题、业务误导行为、信贷业务不审慎等。记者在梳理过程中发现,信贷业务操作和管理的不规范仍是银行违法违规的重灾区,相关罚单数量高居首位。据记者不完全统计,在总局和省局本级开出的282张罚单中,涉及贷款问题的罚单高达182张,占总数的65%。
从具体问题看,总局开出的16张罚单中,“小微贷款”这一关键词高频出现,如“小微企业贷款统计数据不真实”“小微企业贷款资金被挪用于房地产领域”“违反监管规定向小微企业客户收取承诺费、咨询费”等违法违规情形被多次提及。
此外,房地产领域的相关业务也是违法违规的高发地带,涉及房贷等业务问题的罚单共有61张。在省局本级开出的266张罚单中,诸如“经营性贷款违规流向房地产领域”“个人贷款支付管理与控制不到位,贷款资金被挪用,部分进入房地产领域或用于投资”“贷后管理不尽职”“贷款‘三查’问题不尽职”等字眼也多次出现。
“由于银行主要以贷款业务为主,贷款罚单占比高是合理的现象。”上海对外经贸大学金融学院副教授钟辉勇对《国际金融报》记者分析指出,“小微企业贷款方面的问题相对复杂。从监管的角度来说,小微企业贷款的需求和银行对风险的控制之间存在不匹配的问题,因此就出现一些本应面向小微企业贷款,但资金并未流向小微企业的现象。房贷领域的问题多,有一个可能的原因是房贷审核要求较高,而全社会购房需求大,部分购房者并不满足贷款条件,因此出现违规问题的概率也较大。”
此外,针对银行贷款问题高发的情况,钟辉勇还表示,“从监管的角度来说,可以利用大数据对每笔贷款资金的真实流向进行跟踪、加强监管;从银行的角度来说,可以加强对小微贷款等业务的真实性审核,保持并加强贷后的跟踪和反馈,这样可以尽量避免贷款被挪用等现象。”
记者 余继超
实习生 李若菡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