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快讯】开州石碗村的闲置地为何成了“香饽饽”
“张书记,我家门口整治的土地流转给我哈。”6月20日,开州区竹溪镇石碗村村民陈明开找到村党支部书记张龙富要土地,他说:“我才承包60亩,还要扩大规模。”
张龙富介绍,全村1700亩闲置地、贫瘠地还在整治中,就有不少农户和业主排起长队想要承包。目前,已有100余户村民和两家外来农业公司在流转土地种粮。
(资料图)
▲整治后的土地。 受访者供图
以往的闲置地、贫瘠地,现在为啥成了“香饽饽”?
“一户一策”分类整治闲置地贫瘠地
20日,记者来到石碗村海拔700多米的半山腰上,看到数十位村民正在整治后的地块播种大豆。
“一个月前,这里还是无人问津的闲置地。”张龙富介绍,石碗村最低海拔200米,最高海拔1100米左右,全村耕地面积4900多亩,因坡度大,用地条件差,之前因地制宜发展1900多亩花椒、沃柑、晚熟李等特色产业,以及零散的水稻、玉米等传统农作物。他说:“随着年轻人大量外出务工,不少老年人又带孙子孙女到镇上或城里读书,土地耕作利用时间变少,有1700亩土地质量下降,成了贫瘠地、闲置地。”
近年来,竹溪镇严格遵循耕地“进大于出、先补后占、占优补优”原则,严格控制耕地转化,对转出和流入地块全覆盖摸排,采用就地恢复、异地改造等方式实现耕地“进出平衡”。同时,全面摸底、分类整治闲置地、贫瘠地,制定“一户一策”“一地一档”复耕复种计划,实行销号管理,把既不复耕又不流转的土地收归集体管理,走出了一条“良田好地抓农业、石头堆里抓耕保”的产业发展新路径。
记者在现场看到,两台挖掘机和10多位村民在贫瘠地上辛勤劳作,通过翻耕、平整等,让肥沃的褐色新土露出地面。
▲村民正在整治一新的地块耕种。 受访者供图
现在,石碗村按照“集中流转,去石覆土”的原则,推进市级土地整治项目1700余亩,其中600亩坡地因地制宜种植油茶和中药材,采取轮种、间作等方式,实现低效地向高效地转变。
张龙富透露,1700多亩贫瘠地、闲置地整治工程预计今年11月全面完工,到时就能真正让闲置地“活”起来。
整合2860万元完善农田基础设施
站在石碗村一处高地俯瞰,只见田间地头一块块稻田绿意盎然,曾经的扁担田、陡坡地,变成一片片地平整、田成块、路相通的良田好地。
“短的变长、窄的变宽,大弯就势、小弯取直。”竹溪镇党委书记彭昌国介绍,近年来,竹溪镇整合资金约2860万元,在石碗村完善灌排水渠、机耕道等农田基础设施,提高土地适耕性,制定田间管理方案,指导农户因地制宜选择作物、科学合理使用化肥、农闲结合休养土地,提升耕地地力、保护耕地质量。他告诉记者:“小田并大田,去沟去埂、连块成片,让曾经小且分散的闲置地、贫瘠地变成成方连片、效益倍增的高产田。”
在实施土地整治项目前,石碗村大多数土地因为小且分散,不适合机械耕种。村民綦盛轩称,整治过后的土地更加集中,运输、灌溉等配套设施也十分完善,缺乏劳动力的家庭也可以通过机械进行耕种,土地资源的利用率大大提高。
走进石碗村,记者看到整治后的土地上,有的已种上庄稼,有的地里农民正在耕种。石碗村本土人才雷小雨告诉记者,现在村里集聚了一批致富能手、退役军人、创业青年等带头培育发展产业,村里还邀请经验丰富的党员和“土专家”组成农技志愿服务队,深入田间地头精准开展技术指导。
闲置地成了“香饽饽”
前几年,陈明开一直在广东等地务工。到了50岁后,他就打算回老家了,但看着杂草丛生的土地又不知道干啥。现在,土地整治出来后,他一口气流转了60亩地种植油菜、玉米。
与陈明开一样回村种地的,还有60多岁的脱贫户罗宏培。之前,罗宏培在江苏、浙江等地务工,2020年回到石碗村时,只流转了4亩土地种植玉米、花生等。随着闲置地、贫瘠地持续整治,罗宏培现在种植规模达70亩,去年创收10多万元。他说,耕作条件好了,种植收入比务工收入还高。
“现在全村有100余户村民承包土地种粮。”张龙富告诉记者,村里正试点数字农业,在坡度允许的范围内大力推广机械耕种、智能喷灌、数字化监管,积极参与鲁渝协作(寿光)蔬菜现代产业园建设。他透露,目前已引入2家现代农业公司,实现机械化作业500亩,发展智慧农业200亩。
彭昌国称,今天的耕地就是明天的饭碗,竹溪镇持续推动土地集中集约利用,全镇发展50至100亩规模经营户有11户,100亩以上规模经营户3户,各村经济联合社集中种植超6000亩,试点轮作倒茬1200余亩,统筹种养结合300余亩,有效提高土地利用率,不断巩固和提升粮食的综合生产能力。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