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创投网 > 餐饮 > 正文

《我的孤独在人群中》


(资料图)

出版时间:2023-3-1

本书是著名作家刘亮程散文作品集。全书分为三章,主题分别是“我的”“孤独”“在人群中”。在旷野中遇见自己,在人群中体味孤独,心灵独行者刘亮程,对生命的体验如此深情而深刻。作者在叙事时间的渐进和空间的延展中,为读者清晰展现出自己的人生地图与文学地理;更以智慧和诗情,复原并带领读者走进一个万物共生的自然与世界。

刘亮程说:“这本书写我从小到大的孤独。一个人携带着自己所不知道的孤独在人世间行走。”

刘亮程平时居住在乌鲁木齐东边200多公里的木垒县菜籽沟村。“远离了城市,远离了很多应酬,有更多的时间去写一整本书。”刘亮程很享受这种安静的生活工作状态。“对于我这个年龄,安静是一种获得。”但刘亮程认为,“孤独并不是一件不好的事”:孤独塑造一个人,塑造一个人与另一个人的不同;“人在孤独时,一个人独自面对自己、面对世界时,他才能听清这个世界的声音,才能看到对面那个完整的世界。他才真正找到自己。”

刘亮程说,我的整个童年和青年时代都是在这个村庄、自然中长大的。我跟我书中所写的这些生命,蚂蚁、老鼠等,都有长久的厮守。整个童年时代,一家人住在一个土房子里面,但是这个土房子和院子里面并不是只有我们一家人在住。院子里至少有三窝老鼠,有一窝在冬天就会跑到我们家的房子里面去跟我们一块住。院子里到处都是蚂蚁,到冬天蚂蚁也要过冬,就有一窝蚂蚁会打通我们家那个土墙,在我们家卧室里面去蛀一个洞度过冬天。有时候蚂蚁就排成队,从那个小洞里面出来了。当时我们也不伤害它,那个村庄那个院子里面就好像多了一种生命,就是这种感觉。每当蚂蚁排着队,从我们家卧室炕边上,火炉旁那个洞中出来的时候,我母亲就会拿起麸皮撒在地上,蚂蚁围着麸皮一直转,最终衔一片麸皮,钻到洞里去了。它有了粮食就不出来了,至少半个月不出来了。所以自小我们对蚂蚁就非常熟悉,你跟它一块生活,看它在你身边走来走去,它也不咬人。在这样的环境中长了多少年,我写它的时候,仿佛我就是蚂蚁,在蚂蚁洞穴中生活了多少年,身上带着蚂蚁的酸楚味道。那个蚂蚁是酸的,我们小时候都吃过蚂蚁,知道蚂蚁是酸的。

我写那些草木的时候,其实写的肯定不是草木,是在草木中生活了多少年的那个自己。草木在你身边生长开花,所有的过程其实也是你生命成长的过程。人和草,往往分不清草是人,还是人是草,人和草是长在一起的,就是那样一种生活环境。多少年以后,当我写它们的时候,我的浑身都沾满了那些草木气息。写一棵草木的时候,仿佛我已经在那儿,我像一棵草木一样生活了好多年。

对一个作家来说,什么样的环境都是最佳的,因为作家写的是储存在内心的那个世界,并不是一个眼前的世界。当然我现在生活的这个地方,是我在书本之外构筑的这样一个村庄。十多年前,我想在这个村庄安度晚年时,我招来了一批艺术家跟我一块生活。现在这个村庄变成了菜籽沟艺术家村落,有几十位艺术家落户村庄,其实已经不等同于传统的农村了。艺术家和艺术在加入到这个村庄的生活。

我的两部重要的长篇小说《捎话》和《本巴》,也是在这个村庄书写完成的。这个村庄,黄了又绿,绿了又黄,四季变化中我把它书写完了。当然这种生活对于我来说更亲近,远离了城市,远离了很多应酬,有更多的时间去写一本书。但是一个人真正的安静不在于外而在内,一个安静的人走到哪儿都是安静的,一个不安静的人走到哪儿,世界都是不安静的。安静是一种获得。

关键词:

关于本站 管理团队 版权申明 网站地图 联系合作 招聘信息

Copyright © 2005-2023 中国创投网 - cn.xunjk.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我们:39 60 29 14 2@qq.com
皖ICP备202200996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