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修路护路十载痴心不改
(相关资料图)
安徽省芜湖市鸠江区沈巷镇双河村西太溪自然村村民贾啟后是个年逾七旬的热心老人,十年间他风雨无阻,义务修补村庄道路约八公里,用自己长满老茧的双手为邻里乡亲换来坦途。
头戴草帽,脚穿胶鞋,骑着一辆破旧的电动三轮车,穿梭在村庄各条道路间“左顾右盼”地巡查,已成为贾啟后的生活常态。一旦发现哪里的路坑洼不平,他就立即停下车,拿出工具,叮叮当当地敲打修补起来。双河村有一条主干道联通全村支路,修建至今已有20个年头,历经多年风吹日晒和车辆碾压,不免有些裂缝坑洼。2013年的一天,恰逢大雨过后,贾啟后在路过这条道路时,由于路面积水,意外被一处水坑绊倒,导致身体多处软组织挫伤。康复后的贾啟后重新站在这条自己走了20多年的道路上,萌生了“修路”的想法。“助人就是助己,我为村里修路就是为自己修路。”贾啟后说干就干。此后,无论严寒酷暑,双河村的路上总能看到这位黑黑瘦瘦的老人,肩上扛着一把铁锹,哪里不平就补到哪里。起初,贾啟后用三轮车装来细沙和土填补坑洼地段,总共填了30多车。之后,贾啟后又“盯上”一条村里学生上学的必经之路,花了一年的时间将这条300米的道路修补平整,并自己取名“学士路”,寓意家乡的孩子们读书成才,回馈家乡。
1946年,贾啟后出生在双河村西太溪自然村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小时候家里穷,他早早跟着父亲学习了瓦匠手艺,担起养家的重任。贾啟后一直没有结婚,加之年纪越来越大,瓦工的工作渐渐被机器和其他青壮年所取代,他成了村里的“五保户”。刚开始有不少人并不理解他的举动,认为一个“五保户”连自己的生活都顾不上,还要自费购买水泥黄沙修路,究竟图什么?贾啟后却说:“我享受着国家的资助,也想尽力回馈社会,干点实事。”怀有一颗回馈社会的感恩之心,他将修路这件“小事”坚持了十年,成了双河村道路名副其实的“守护者”。
今年5月起,双河村进行自来水升级改造工程,其间需要开挖路面,挖出的泥土无法及时清运,只能堆积到道路两侧,对村民出行造成一定的隐患。双河村号召村民自发做好“门前三包”,贾啟后第一时间响应号召,拿着工具清扫散落在路面上的泥土和石块,配合安放警示标志,并在部分人员往来密集的路口担当文明交通劝导员,为人们出行保驾护航。对于他的行为,村民们感激不已,“施工期间,如果没有老贾在这条路上蹲守,那我们接送孩子不知道要发生多少摩擦。”
这两年,年迈的贾啟后先后被查出患有骨质增生和类风湿等疾病,他的朋友们都劝他身体不好就少做点,但老贾心里一直放不下这份公益事业。修路的这几年,贾啟后开坏了一辆三轮车,补贴的资金除去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开销外,其他几乎全部用于修路。村委会在得知老贾的先进事迹后,常常为他补贴修路的花费,但他总是婉言谢绝。
在贾啟后的带动下,不少邻里乡亲加入义务修复道路的行动,很多在外游子看到家乡的变化,也不由地对老贾这个“带头人”表示钦佩和赞赏。积跬步以至千里,积小流以成江海。最近,听说村子引进了宜居村庄项目和企业入驻,道路将重新建设,贾啟后坚定地表示,他要为这件惠民利民的事情作贡献,成为家乡道路最坚定的“守护者”。
(安徽工人日报 汪潜)
来源:中工网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