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玉兰对话”电视论坛丨纪录片如何面对时代的挑战? 当前热议
作为亚洲地区乃至世界上重要的国际电视交流平台,“白玉兰对话”电视论坛是上海电视节的重头戏。论坛上,学者专家、内容生产者、播出机构等电视上下游产业链参与者齐聚一堂,根据不同议题,在思想的碰撞中交流对话,这正是节展的意义所在。
第28届上海电视节特设“纪录片日”,系列活动6月21日举行,中外纪录片人热议纪录片的新时代表达与国际化叙事。
新媒体、新技术、新叙事的挑战
(资料图)
过去十年是中国纪录片迈入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阶段,纪录片创作数量和质量均有显著提升,商业价值进一步凸显。艺恩数据统计,2022年纪录片制作时长超9万小时,播出时长超80万小时,典型视频平台上新数量1040部;据“中国视听大数据”(cvb),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和地方卫视频道2022年共播出纪录片6.4万小时,市场热度与口碑双升。
“熟悉纪录片的话,会知道在上世纪90年代纪实达到一个高峰后,纪录片有过一个低潮期。让纪录片重新开始聚集力量的是2005年的纪录片《故宫》。”北京师范大学纪录片中心主任张同道既研究纪录片、教纪录片,也拍纪录片。在他看来,《故宫》刷新了大众对纪录片的认知,“大片意识的崛起,让纪录片获得了一个新的表达方式;此后《舌尖上的中国》系列又命名了一个纪录片的新时代。”
张同道认为,当下的纪录片似乎又走入一个新的瓶颈。“投资比过去大多了,技术越来越华丽,但创意力并不充分,大量生产是在一个平面的循环上,让观众留下深刻精神记忆和美学体验的纪录片是有限的。”他说,“纪录片必须做出新改变,要去发现全新的故事。新媒体、新技术、新叙事,是当代纪录片人面临的严峻课题。”
“对创作来讲,很朴素的一点是纪录片要呈现未被讲述的故事。”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制作人、导演徐欢说,这意味着要有最新的表达,不管主题是人物、动物、植物、文物,都要承担思想的引领力。在徐欢看来,当下大小屏的互动,与融媒体、新媒体的合作,其实也在催生纪录片内容的改变。“在融媒体时代下,我们进行了时段的革新,增加了5分钟、15分钟的短视频,又增加了未来要发力的纪录电影。”
海派纪录片如何高质量发展?
论坛前一天,大型历史文化纪录片《大江南》在启动。从今天溯及过往,足以看到海派纪录片的力量。1993年,中国第一个纪录片栏目《纪录片编辑室》诞生在上海;2002年,中国第一个纪录片专业频道——上海纪实频道也诞生在上海,并在之后成为第一批上星播出的频道之一。2021年,上海广播电视台纪录片中心又大胆实践,在东方卫视黄金时段首家推出周播精品纪录片专栏《新纪实》。
从《毛毛告状》《德兴坊》《大动迁》到《远去的村庄》《大师》《档案》《人间世》,海派纪录片留下了诸多观照现实的经典之作。
“在社会现实题材中,纪录片给了我们一个机会,可以说是栖息地,让我们得以有态度地表达社会的复杂性。”smg纪录片中心秦博工作室负责人秦博说。他正忙于《田野之上》制作,这是一部乡村振兴题材纪录片,由他担任总导演。在全国11个村庄,11支来自上海的纪录片摄制组各自蹲点拍摄,意在回答“中国的乡村正在发生什么”这个话题。
与传统纪录片的拍摄手段不同,秦博试图把拍摄者的视角或行动放进去,在片子中体现媒体的思考。“我们不满足于传统纪录片的做法,我们的拍摄其实是掩藏不了的,那就把它直接暴露出来,包括拍摄它在当地村子引起的反应。从中可以看到朴素的中国人,来的、去的,以及有志于在这边深耕的。”
另一种改变也在发生。“十年前,如果你问什么样的题材可以在国际上大卖?拿神话题材为例,一般只有埃及神话、罗马神话,还有北欧神话。”bbc studios制片人史蒂夫·克拉布特里感慨,现在完全不一样了,“可以做的题材多了,比如中国古老的历史。”
“日本观众非常喜欢中国五千年的历史,如果能够以4k或8k的清晰度,把中国古代的历史展现在日本观众面前,一定能栩栩如生地传播中国古代文化和历史。”nhk节目制作公司主任制片人小谷亮太记得,40年前,他曾看过一部中国村庄的纪录片,是讲述古代丝绸之路的系列纪录片,“这是央视和nhk第一次进行纪录片合拍,我仍然记得老村庄的名字。”在他看来,在纪录片的海外传播过程中,既可以讲述中国历史,也可以关注当下的话题,“日本年轻一代,对现代中国人的生活状态也十分好奇。”
同天,由上海广播电视台、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浙江广播电视集团、安徽广播电视台联合打造的“纪录长三角工作委员会”成立。
“中国纪录片年中联合发布会”上,央视总台,上海、北京、四川、江苏、安徽、浙江、湖南等省级广播电视台及腾讯视频等就各自重点项目做了推介。
栏目主编:施晨露
文字编辑:施晨露
本文作者:张熠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