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细节说话
震撼人心、能够流传的作品很大程度上借助于生动的细节。穆青说:“有时一个细节比千言万语生动得多,深刻得多,有力得多。”从事文字工作30多年,我最大的体会是:细节的成功运用,不仅能增强报道的真实感、文章的感染力,还可以把新闻发生的现场气氛、人物的情感巧妙烘托出来。
有情感的细节才有强大生命力。刘勰在《文心雕龙·情采》中说:“繁采寡情,味之必厌”。白居易在《与元九书》中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如何让细节拨动读者的心弦,就需要作者心中有真情,笔下有感情。在报道“红管家”王中昌时,我写了一篇《泪雨纷飞送中昌》的现场短新闻,全文不超过800字。我把笔墨重点放在了王中昌临终前的那一刻: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2月20日20:20,王中昌病情急剧恶化。看着闻讯赶来的父母、妻女和基地领导,依然坚强的他似乎明白了什么。此刻清醒的王中昌,已经不能说话,吃力地伸出左手,把5岁的女儿揽在怀里,泪眼朦胧中饱含着不舍和内疚。
10分钟后,王中昌再度昏迷。为了延续儿子的生命,母亲伏在他耳边一遍遍说着:‘你要坚强,挺过今晚就能回部队工作了!’听到工作,他似乎有些清醒,使劲点点头。23:30,王中昌带着对重返岗位的期盼和遗憾,在亲人和战友的呼唤声中溘然长逝。”
追悼会第二天,军种机关报就在一版加框刊发了此稿。编辑说,看到王中昌临终前抱孩子的那个细节,眼泪一下子出来了。这篇文章,没有华丽的词语,形容词也很少,我只是把王中昌对孩子的不舍、生命的渴求、岗位的眷恋,用记录式的手法传递给读者,用情感细节塑造了一个视事业重于生命、爱亲人胜过自己,血肉丰满、情感细腻的“红管家”形象。
对于特殊的细节,写得越细越具体,情感冲击力就越强。“两弹一星”元勋郭永怀,在去北京开会途中,飞机发生事故,不幸以身殉职。清理现场时,人们惊讶地发现,两具烧焦了的遗体紧紧搂抱在一起。通过那只残破的手表,同事们辨认出遇难者就是郭永怀和警卫员牟方东。当两具尸骨终于分开时,人们的脑袋“嗡”地炸开了——那只熟悉的公文包就紧紧贴在郭永怀的胸口!生死关头,科学家的第一反应就是保护科研资料。一位同事小心翼翼地拿起公文包,打开一看,里面的资料竟然完好无损。旁边的同事“扑通”跪倒,痛哭失声……
唐明华《一心为了祖国和人民的事业》文中的这些细节,把郭永怀心有大我、以身许国的牺牲精神刻画得入木三分,深深打动了读者。
如果说主题是灵魂,情节是骨骼,那么,细节就是血肉。尤其在人物的描写上,细节是展示人物风采、凸显人物内心、使人物性格高度典型化、增强文章艺术感染力的基本要素。在宣传“好军嫂”杨小燕时,我就紧紧抓住了那些让自己“模糊视线”“触动心灵”的生动细节,并把它化入笔底。
“或许杨小燕感觉留给自己的时间不多了,她每天都要求丈夫穿着军装守在自己身边,她说看到军装心里就有一种说不出的踏实。有一次,杨小燕依偎在丈夫的怀里,掰着手指对他说:‘咱俩结婚加起来在一起待了20天,这次生孩子你陪了我20天,一辈子能在一起厮守40天,我已经满足了!’”
人物通讯必须抓细节,这是大家的共识。但对于一些具有重要价值的细节,该用什么方法处理?有的细节,可以一笔带过;有的细节,必须要真“细”。这段对话、这个细节,应该说是这篇文章的高潮,我专门拿出来,不惜笔墨,突出处理。整篇文章,我没有刻意去形容杨小燕多么伟大,而是让读者通过这些细节去感悟、去体会。
有一些“追记”类采访,可能事情已经过去很久,甚至无法采访到具体的当事人。这就需要作者必须有强烈的抓细节的意识,在第二手、甚至第三手的材料中获得细节,让人物形象生动、鲜明起来。在这方面有什么诀窍呢?我的体会是,有时候观察比提问更重要。
2022年清明节,是优秀纪检干部游从文因公殉职10周年。为了感怀他的突出事迹,我们专门去了一趟他的老家——四川省大竹县。10年过去了,是否还能采访到感人的故事,最初我也有担心。到达大竹的第二天,我们就陪着游从文的爱人和儿子来到他的墓前。
没想到,游从文的坟墓就在他家老屋后面,与老屋相距不足5米远。墓地是他父亲亲自选的。老人的原话是,以前忙,在家少,现在走了,就想陪着儿子。我在文章中这样写道:“墓地是父亲为游从文选的。去世时,他45岁,正值壮年,父亲68岁,已近古稀。他是老人一辈子的骄傲,也是晚年最大的伤痛。读书时,游从文勤奋上进,积极好学,没让家里操过心;工作后,勤政清廉,恪尽职守,没让老人担过心……”
2022年春天,游从文的父亲去世了,留下游从文80多岁的老母亲。因为他们家住在半山坡上,前后都没有人家。几个孩子劝老人搬下山,老母亲不同意,说在这里陪着老汉和儿子,心里踏实。祭奠时,我在老屋后面默默地陪着老人,没有语言交流,没有任何采访。偶然间,看到游从文的母亲佝偻着腰,眼里含着泪水,远远看着儿媳和孙子,我流下了眼泪。都说,时间可以让人忘记很多,但很难抚平老年丧子的那种悲痛。我把这个细节也写到了文章里。
游从文生前与爱人的感情很好,很会照顾爱人和孩子。每到周末,只要不出差,都会早早起床,先到菜市场买菜,再回来做早餐。晚上只要在家,都会先把儿子作业批改完,再牵着爱人的手去散步。采访中,我还特意去了游从文的家里。他们家和办公楼是前后楼,站在家里的阳台上,可以清晰地看到游从文的办公室。
游从文的爱人告诉我,过去每天晚上,只要他办公室的灯关了,15分钟后,家里的门肯定会响。他去世后,办公室改成了“游从文事迹陈列室”。有一天晚上,可能是局里同志打扫卫生,忘记了关灯,游从文办公室的灯亮了一夜,他爱人在阳台上也坐了整整一夜。
一次次的张望、一次次的揪心,她多么希望那扇窗子后面,还有那个熟悉的身影;她多么希望,15分钟后家里的门还会再响。可是,那一次她等了一夜,家里的门也没有响。整整10年了,那个开门声再也没响过。
在这些细节处理上,我没用形容词,也没有笼统地写他们多么恩爱,而是用具体的动作、丰富的表情、内心的感受,强调了细节的价值,把文章的情感推向高潮。这就是细节的魅力所在,它不仅能触动读者的感官,还可以使读者产生一种身临其境、亲历其事的感觉。从另外一个角度讲,类似这种情景、这种细节是一般采访无法得到的,只有在现场和当事人在一起,用心去捕捉、体会,才能发现并写出来。
细节使报道生动、真切。但是,细节的基础是真实,容不得虚假和虚构。虚假的东西影响可读性和感染力,也没有生命力。更重要的是,虚构与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相悖,绝不可取。我们可以用细节说话,为文章增色,绝不能影响文章的美感和可信。(孙现富)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