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注重” 夯实乡村振兴的教育基石 信阳市教体局大力实施乡村振兴人才支持计划
乡村振兴,教育何为?这是每一位信阳教育人“时代答卷”中的“必答题”。
(资料图片)
乡村振兴,教育先行。教育发展,关键在人。乡村教师是乡村教育的基础支撑,亦是推动乡村振兴的源头活水。信阳市教体局认真贯彻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把乡村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教育事业发展的基础、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关键,持续健全长效机制,强化政策支持,优化待遇激励,突出政策引导,着力破解乡村教师“下不去、留不住、教不优”的难题,不断优化乡村教师人才培养机制,持续夯实乡村振兴的教育基石。
信阳市教体局选派优秀教师到乡村学校开展“四送一助力”活动
注重解决“下不去”
繁荣乡村振兴教育之叶
为培养一支素质优良、甘于奉献、扎根乡村的卓越教师队伍,信阳市教体局创新工作方式,用实计划专项,用足政策红利,用好杠杆引导,多措并举全力化解教师“下不去”的难题。
坚持做到有编必补,确立“特岗计划”为信阳市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补充的主要途径,制定《特岗教师就业岗位分配办法》,推行“县来县去、乡来乡去”分配方案,每年招聘教师优先安排到村小、教学点工作,持续补强乡村教师师资力量。信阳市教体局教师教育科科长翟娟介绍:“目前,全市共有特岗教师6174名,全部按计划输送到乡村教育一线,本县生源地率达74.9%,本市生源地率达94.3%,基本上实现了特岗教师本土化。”
信阳市作为人口大市、教育大市,始终坚持先试先行、勇于探索,以“县管校聘”工作为契机,制定《信阳市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管理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配套出台《信阳市中小学校教职工编制管理办法》《信阳市中小学校教职工聘用管理暂行办法》《信阳市中小学校长任期交流竞聘实施办法》《信阳市中小学岗位工作量标准的指导意见》等四个文件,以“省级统筹、市级调剂、以县为主、动态调配”的原则,积极牵头统筹核定区域内部教师编制,优先补足乡村教师师资,全力保证乡村教师队伍稳定。严格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实施意见》文件精神,三年来全市共调剂其他事业编制830个用于招聘教师,其中大部分岗位用于充实乡村教学一线。
信阳市春华学校兰春霞老师到罗山县朱堂初级中学支教一年,为七年级的4个班240名学生讲授地理课。
“从孩子们朗朗的读书声中,我听出中国乡村的希望和未来;我看到乡村孩子生命力的鲜活,对知识的渴望!”一回忆起到罗山县朱堂初级中学的一年支教经历,信阳市春华学校兰春霞老师有说不完的感慨和留恋。为持续补强乡村一线教学力量,信阳市教体局充分发挥城区师资力量优势,积极开展“双区”支教。兰春霞老师就是2022年信阳市从城区选派的270位“双区”支教教师之一。这些教师全部下派到乡村教育一线,通过城乡教师间交流研讨,有效地提高了乡村教师教学教研水平,也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乡村学校教师不足的问题。此外,信阳市教体局还出台相关文件,严格落实高级职称评审“凡晋必下”制度,将基层一线和贫困地区工作服务经历、贡献和业绩作为高级职称评聘的必要条件;城镇中小学教师有在农村任教经历的,在同等条件下优先推荐,进一步引导广大教师从“下不去”向“愿意去”转变。
注重解决“留不住”
茁壮乡村振兴教育之干
安居方能乐业。要多方面采取措施,创造拴心留人的条件,让各类人才安心、安身、安业。信阳市教体局认真落实指示精神,以物质保障为基础,以精神保障为关键,以生活保障为重点,出台一系列务实举措,创造拴心留人的条件,全力解决乡村教师的后顾之忧,让乡村教师工作在信阳有幸福感、满足感、获得感。
栓心留人,政策先行。信阳市教体局强化政策落实,联合市财政局、市人社局印发了《关于保障全市教师工资待遇按时发放有关事项的通知》,督促要求各县区均以政府名义出台“两个机制”(义务教育教师工资待遇保障长效机制、工资收入随当地公务员待遇调整联动机制)文件,确保“义务教育教师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工资收入水平”。2023年,全市教师均落实了最新标准工资,并实现保证足额拨付、按时发放,与2014年相比工资实现翻一番。
全面落实乡村教师各项福利待遇,实现生活补助、班主任津贴和乡镇工作人员补贴制度化发放。目前,全市乡村教师平均每月落实“一补两贴”565元,较城市教师每月可多领取453元。
留住人才,不仅要有好政策,更要以心换心、以心暖心。全市教育部门始终把青年乡村教师的工作和生活的急难愁盼看在眼里、放在心上、解决在实际。
信阳市商城县汪桥镇中心学校新建的教师周转宿舍
7月的盛夏骄阳似火,商城县汪桥镇中心学校教师周转宿舍工地施工已近尾声。
“我们争取今年8月份完成验收,全面确保9月份开学投入使用。”商城县教体局规划股负责人王德海介绍到。为全力破解外地教师居住难问题,近3年来,信阳市积极筹措资金,大力改善乡村学校基础设施,改增扩建学校168所,持续加大项目投入,建设周转宿舍1289套,优先保障外地乡村教师,更好地帮助教师安居乐业。
在实施特岗计划的基础上,信阳市教体局积极制定地方配套“暖心”政策,在全省率先制定《服务期满特岗教师调剂办法》,为全市范围内1300余名家在异地、夫妻双方两地分居等存在实际困难的特岗教师办理了调剂入编手续;在全省率先制定《特岗计划管理办法》,近3年为4441名服务期满特岗教师办理了入编入岗手续,实现特岗教师入编率100%。
此外,乡村学校大多地处偏远、工作环境封闭,针对适龄青年教师婚恋问题,各级教体行政部门深化“我为青年办实事”实践活动,积极联合工会、团委,开展“青春有约 缘来是你”“在信阳 遇见你”“同心圆”等大型青年人才联谊活动,为乡村青年教师筑起“鹊桥”,让青年人才“把家安在信阳,把心留在信阳”。
注重解决“教不优”
厚植乡村振兴教育之基
年老教师教一辈子不出头,年轻教师教学成绩难出彩,乡村学校教研水平不突出,这是乡村教育“教不优”的三大难题。如何在乡村振兴主战场上激发乡村教师的活力,成为摆在信阳市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首要难题。
“居然没想到,我还有‘出头’之日”,彭金虎获评副高职称后兴奋而激动地讲。彭金虎是息县岗李店乡一名乡村教师,在孙棚小学他一干就是41年,因为年纪大了,早已放弃评选副高的希望。令他没想到的是,市里落实一系列农村教师倾斜政策,农村学校任教满20年可直接申报中一职称,满25年符合条件可直接申报中小学高级职称。像彭金虎老师这样搭上职称评定“绿色通道”的乡村教师只是信阳市职称评定的一个实践缩影。自2020年起,信阳市就专设了信阳市农村中小学副高级教师职称评审委员会,对农村教师职称评定采取“定向评价、定向使用”的评聘政策。仅2022年,参评乡村教师1385人,合格人数为1330人,合格率为96.02%,合格通过率连续三年再创新高。
教而不研则浅,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为破解乡村教育长期存在的“教而无研”的困境,信阳市教体局千方百计做好乡村教师培养“质量”文章。通过“线上+线下”“理论+实践”等方式,分学科、分阶段、分对象组织开展教师培训,用优质的培训项目助力全市乡村教师素质提升、能力提高。今年,累计开展各级各类培训13项,培训1万余人次。坚持实施精准服务,按需培训,扎实开展“送教下乡”“送培下乡”项目培训,邀请省级、市级优秀骨干教师对乡村教师进行专门指导,以“送下去”的有效方式激活乡村教师教学研修工作。
信阳市固始县张广庙镇第一小学科学老师张建涛用平日收集的“废品”制成道具,把科学课上得妙趣横生。
教而优则誉。为激励广大教师走技能成才、教学报国之路,信阳市教体局坚持把榜样选树和典型推选作为激励乡村教师深耕岗位的重要抓手,对工作在乡村教育一线、教育效果好的“四有”好教师开展树典型、立标杆,持续打造“信阳教师工匠”品牌。在优秀教师、先进教育工作者、学术技术带头人、优秀班主任等荣誉评选中,注重向乡村教育一线倾斜,合理调配乡村教师的占比,极大激发了乡村教师从教执教荣誉感、自豪感、满足感。2022年,在评的省市县级各项荣誉中,县镇以下(不含县镇)的乡村中小学教师占本地推荐总名额超过三成。为激发乡村教师职业荣誉感,信阳市建立教师荣誉制度,为全市从教30年以上的14000余名乡村教师举办荣誉证书颁发仪式,大力弘扬扎根基层、甘于奉献、无怨无悔的“红烛”精神,鼓励更多青年教师深耕乡村教育、助力乡村振兴。
信阳市优秀特岗教师、河南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感动中原”年度教育人物、潢川县迎宾路小学史真真老师
“我能获得这项荣誉,得益于乡村教师定制培育计划,得益于全市教育系统对‘特岗教师’、青年教师的持续关心和支持。”5月25日晚,在河南省委教育工委,河南省教育厅主办的“因为有爱”感动中原教育人物、辅导员年度人物颁奖典礼上,潢川县迎宾路小学史真真老师为她3年“特岗教师”和7年乡村教师经历而骄傲。为加强对乡村青年教师人才培养,信阳市教体局大力实施乡村青年教师培养奖励计划,加大对青年教师重视培养,建立青年教师发展档案,高效采集、有效整合教师教学各类信息,为乡村优秀青年教师提供“一对一”定制教学培育计划,形成乡村教师队伍梯次培养工作模式,确保乡村教育后续有人、乡村教师厚积薄发。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2018年以来,信阳市有8名教师入选全国乡村优秀青年教师培养奖励计划,有36名教师入选河南省乡村优秀青年教师培养奖励计划,其中,25名教师被培养为市级以上骨干教师。这些扎根于乡村、成长于乡村、成就于乡村的青年教师们正在用激扬的青春、无悔的热血和优异的成绩,谱写着一首首乡村振兴的新时代教育赞歌。
信阳市第四届“最美教师”、罗山县莽张镇石头学校教师钟玲召开主题班会
立德树人有道,春风化雨无形。多年来,信阳市教师队伍建设是全国、全省叫得响的教育品牌。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信阳市教体局将深入贯彻中央、省委和市委决策部署,大力实施乡村振兴人才支持计划,将办好乡村教育作为乡村振兴的基础性、战略性工作,优先支持发展乡村教育,持续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为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注入活力。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