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创投网 > 滚动 > 正文

兰州新区:多元解纷促和谐


(资料图片)

兰州新区:多元解纷促和谐

近来年,针对矛盾纠纷主体多元、诉求多元、类型多元这些新特点,新区法院坚持“用不同的钥匙开不同的锁”,在丰富解纷类型、壮大调解队伍上下功夫,深化多元解纷,推进诉源治理融入社会治理,取得了一定成效。数据显示:2023年上半年,新区法院新收案件5316件,同比增加18.61%;其中,新收诉讼案件同比仅增加8.97%。

健身场馆陷入合同纠纷,却牵连了百名已办卡的消费者。多头债务关系、诉讼标的小但涉及人员多,成为这场纠纷鲜明的标签。经研判,新区法院立案庭决定从消费者权利义务比较单一这个小处着手,对该案进行非诉纠纷调解,从收案到分案,用时13天完成调解,比国家规定办案时长30天整整少了17天。

“在涉及信用卡、消费卡、农民工工资、物业纠纷案件时,本着降低双方诉讼成本、提高解纷效率的原则,我们常常通过非诉纠纷调解来有效化解。”新区法院立案庭庭长郭大儒告诉记者,今年上半年,受理诉前调解案件1684件,调解成功1309件,调解成功率77.73%,平均办理时长13.27天,其中301件案件调解成功后自动履行。

在5316件新收案件中,有些案件不仅体现了法律的威严性,更体现了法律的人性化。

湖北籍装修老板突然因病辞世,使8家业主装修陷入困境,检察机关介入支持诉讼。如何化解这场官司,让当事双方皆能如愿,新区法院决定启动速裁。从起诉到财产保全,仅用20天就完成案件审理,8家业主根据各自家装工程进度最终领回了相应的退款,而作为共同债务人老板妻子的合法权益也得到了维护与支持。

把实质化解矛盾纠纷贯穿立审执全流程各环节,加大小额诉讼、速裁程序适用力度,注重调解案件当庭履行,对能够合并办理的同类纠纷一揽子化解,切实提高矛盾纠纷化解的效率、效果,仅今年上半年就适用小额诉讼、速裁程序审理民事案件669件。

今年6月,知识产权纠纷诉调对接工作站在新区法院揭牌。上任没几天,作为新区法院巡回法庭、知识产权审判团队的一员,副庭长刘艳芝就接到一起颇为棘手的案件:来自新区、永登的35家KTV经营者被中国音像著作权集体管理协会以侵犯著作放映权为由诉诸法院。

“知识产权案件的审理关乎营商环境的打造。我们既要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更要激励创新主体的积极性。”刘艳芝告诉记者,随着知识产权案件审理权限的下放,目前,仅有新区法院、城关区法院及兰州市中级人民法院3家可以审理案值100万元以下的案件。作为新区法院受理的首起知识产权案件,该院已借助知识产权纠纷诉调对接工作站的力量,启动案件审理工作。而这起备受关注的案件也必将成为新区司法工作新的里程碑。(记者姜波实习生周娇娇)

关键词:

关于本站 管理团队 版权申明 网站地图 联系合作 招聘信息

Copyright © 2005-2023 中国创投网 - cn.xunjk.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我们:39 60 29 14 2@qq.com
皖ICP备202200996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