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力争2026年电子信息产业链营收达1.2万亿元
做强制造业重点产业链,是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关键所在。近日,江西省发布了《江西省制造业重点产业链现代化建设“1269”行动计划(2023-2026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这个《行动计划》的核心要义就是,全力做强做大12条制造业重点产业链条,打造6个先进制造业集群,实现年均9%左右的规模以上工业营业收入增长目标,书写我省产业链现代化建设的新篇章。”江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江绍龙表示。
记者了解到,《行动计划》包括1个总体行动计划、12个分产业链行动方案,锚定重点产业,高位推进、持续用力,着力发展12条制造业产业链、打造6个先进制造业集群,切实把制造业立起来,搭建江西省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四梁八柱”。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重点培育5个电子信息细分产业链
电子信息产业是江西制造业的重要增长极,因此提升电子信息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对于推动江西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尤为重要。
围绕深入实施强链补链延链工程,推动电子信息产业“量”“质”双升,《行动计划》明确,将坚持整机和终端产品与基础材料、元器件联动,硬件制造、软件开发、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合应用一体发展,促进价值链向中高端延伸,聚力发展移动智能终端、半导体照明、汽车电子、虚拟现实(VR)、印制电路板(PCB)等细分产业链,培育集成电路等先导产业链。到2026年,全产业链营业收入力争达到1.2万亿元。
具体来看,到2026年,力争移动智能终端产业收入达到4000亿元,半导体照明产业达到1500亿元,VR及相关产业达到1500亿元,汽车电子产业达到1200亿元,印制电路板产业达到800亿元;力争规上企业达2500家,其中,年主营收入超100亿元的20家左右,超50亿元的50家左右,超20亿元的100家左右;力争省级电子信息产业集群达到30个,集群营收占全省电子信息产业营收比重突破80%;力争电子信息产业集群超1000亿元的3个,超500亿元的5个,国家级电子信息先进制造业集群实现零的突破。
在移动智能终端领域,将引导突破物联网、人工智能等多技术融合的移动智能终端关键核心技术,重点支持新型触控模组、新一代声学传感器、生物识别元器件、精密结构件、柔性组件等技术突破和应用。
在半导体照明(LED)领域,将推动在硅衬底蓝光、硅衬底绿光、硅衬底黄光、硅衬底紫光等LED外延与芯片制造技术研发,保持国际先进或领先水平。
在汽车电子领域,将重点发展以功率半导体、功率金属氧化物半导体效应晶体管、继电器等为代表的车规级零部件。此外,加快推进汽车电子在新能源汽车中实现规模化应用。
在VR领域,将重点提高视觉传感、体感识别、眼球追踪、触觉反馈等技术,发展面向普及型消费领域的多形态VR/增强现实(AR)/混合现实(MR)终端及显示系统。研发快速建模技术、实时三维图像生成等技术,开发面向消费的游戏、视频、直播等内容。
在PCB领域,将着力突破封装基板载板、柔性及刚柔结合PCB、高密度互连板(HDI)、特种PCB、发光二极管/液晶显示器用PCB等高端产品技术瓶颈。
进一步优化布局新能源产业链
新能源是江西产业崛起的新名片。《行动计划》提出,江西将坚持多元互补、有序开发,进一步优化产业链布局,强化资源战略保障,提升资源绿色供给、综合利用水平,有序推动产能放大,聚力发展锂电、光伏等细分产业链,培育氢能、钠离子电池和其他新型储能等新兴产业链。
根据《行动计划》,到2026年,江西新能源全产业链营业收入力争达到7000亿元。其中,锂电产业链营业收入超过3500亿元,力争达到4500亿元;光伏产业链营业收入达到2000亿元,力争达到2500亿元。氢能、钠离子电池、其他新型储能产业化发展初具规模。同时,促进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向优势企业集聚,3年内新增5家产值超百亿元的行业领军企业,10家左右超50亿元的骨干型企业。
以锂电产业链为例,《行动计划》强调,将引导各地合理有序布局锂电产业,促进产业链协同配套,防止内部恶性竞争、低水平重复建设。
在区域布局上,重点打造宜春、新余赣西锂电产业发展核心区,创建全国领先的锂电制造业先进集群;支持赣州、南昌、上饶、抚州、九江、萍乡等地依托基础禀赋,培育发展各具特色优势的锂电产业集群,加快形成全省“核心引领,四面开花”的发展格局。
在产业环节上,重点提升锂资源开发和锂电池生产制造能力,巩固提升锂盐、负极材料、电解液、隔膜、铜箔等材料及电池回收领域优势,补齐正极材料、锂电设备、储能应用等环节短板。
而光伏制造产业链,则是全力打造上饶光伏先进制造业集群,依托链主企业、龙头企业,发挥链主企业引领带动作用,发展大尺寸硅片技术、推动隧穿氧化层钝化接触太阳能电池等N型高效电池及组件大规模产业化,进一步提升江西省硅片、电池片、组件优势产能规模。同时,加快补链延链强链,强化多点布局,以新余、赣州、宜春、南昌、抚州等设区市为重点,加大“专精特新”企业的支持培育力度,引进异质结(HJT)等N型高效电池和组件项目,进一步扩大先进产能,提高产品附加值。
高位推动链长制协同高效运转
产业链链长制是江西省高位推动的一个重要抓手。2020年4月,为着力解决产业发展的难点、痛点、堵点,促进产业链循环,江西省在全国率先推出了省级层面的产业链链长制并取得了明显成效。“新出台的产业链现代化"1269"行动计划,把实施产业链链长制升级行动作为了"六大行动"之首,目的就是推动链长制更加协同高效运转。”江绍龙说道。同时他进一步介绍了将着重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实施产业链链长制升级行动。
一方面,在机制构建上要实现三个优化升级。一是升级调整链长分工,省长挂帅担任总链长,省政府其他省级领导分别担任各产业链长。二是升级优化问题协调办理机制,点线面结合解决产业链发展问题。在点上,继续抓好单个企业、具体问题的协调化解,同时强化产业链、产业集群联动,把问题串点成线,更加注重化解共性问题,实现整体提升。三是调整优化产业链牵头单位,制造业重点产业链由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统一牵头,相关单位为责任部门,并将链长制工作列入本单位重要工作范畴,汇聚形成专业部门专业抓、各地各部门联动抓的工作合力。
另一方面,在实践操作上推行四种工作模式。一是推行“链长+链主”工作模式。链长代表政府发挥好引导作用,链主代表市场发挥好主体作用。建立起链长与链主的常态化互动,支持链主企业发展;同时,链主企业联动链上企业及时向链长反映重大发展诉求。
二是推行“链长+园区”工作模式。链长从省级层面抓好顶层设计和规划引导,指导市、县、园区融入全省产业链布局,协调解决重大问题;市、县、园区立足比较优势,集中资源力量推进区域产业链的项目建设、企业培育、招商引资、补链强链,打造产业集群。
三是推行“链主+基金”工作模式。链主从引领产业发展出发,强化与资本结合,实现产业与资本高效协同。拟组建省产业链发展基金,开展基金大招商、招大商;探索建立产业链+链主企业+产业基金的运作机制,鼓励链主企业强化资本带动,引领产业链提能升级。四是推行“链主+平台”工作模式。由链主牵头,联动链上企业、平台、院所等产业链创新机构,完善技术研发和产业化服务等平台体系,协同推进产业链共性和核心技术攻关及产业化,打造一批产业创新链。(记者 吴丽琳)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