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创投网 > 金融 > 正文

国家统计局8月首次发布服务零售额数据,有何意义?

为全面反映消费市场情况,从今年8月起,国家统计局首次增加发布服务零售额数据。这也是国家统计局推动统计方法制度改革的重要成果。


(资料图)

数据显示,1~7月份,服务零售额同比增长20.3%。随着经济社会全面恢复常态化运行,服务市场供给快速恢复,文化旅游、健康养生、商务服务等服务消费需求较快释放。

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付凌晖表示,之所以要测算和发布服务零售额这个数据,主要是由于随着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逐步增强,消费结构不断转型升级,消费形态逐渐由商品消费为主向商品和服务消费并重转变。从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的数据来看,服务消费占比已经超过了40%。

全面反映消费市场情况

随着疫情之后首个暑期消费旺季的来临,文旅消费火爆,景区人山人海,餐厅爆满,演唱会一票难求。但令人意外的是,7月的消费数据却不及预期。7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6761亿元,同比增长2.5%,涨幅比6月收窄0.6个百分点,环比下降0.06%。

分析数据来看,消费增速回落主要受汽车等实物销售放缓影响。7月汽车类销售额同比下降1.5%,房地产相关消费也降幅居前,比如7月建筑及装潢材料类销售额同比下降11.2%。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7月汽车产销分别达到240.1万辆和238.7万辆,环比分别下降6.2%和9%,同比分别下降2.2%和1.4%。7月是汽车市场的传统淡季,需求相对减弱,产销节奏有所放缓。加之去年同期,乘用车市场在促消费政策拉动下呈现高增长,本月乘用车销量环比、同比均呈下降。

与侧重于反映实物商品消费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不同的是,服务零售额主要是指企业(产业活动单位、个体户)以交易形式直接提供给个人和其他单位非生产、非经营用的服务价值的总和,旨在反映服务提供方以货币形式销售的属于消费的服务价值,包括交通、住宿、餐饮、教育、卫生、体育、娱乐等领域服务活动的零售额。

付凌晖解释称,从总量上来看,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作为反映消费市场发展情况的主要指标,在反映我国消费市场动态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从统计口径来看,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侧重于反映实物商品的消费,包括商品零售和餐饮收入,但是没有包括餐饮服务以外的其他服务消费,难以全面反映消费市场的发展情况。为此,国家统计局开展了贸经统计方法制度改革,拓展消费统计的范围,建立反映服务消费发展情况的指标,即服务零售额。

付凌晖表示,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和服务零售额的差别来看,这两个指标有一定的交叉,主要交叉是在餐饮收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主要包含两个方面,一个是商品零售额,一个是餐饮收入。因为餐饮收入本身是服务性消费,在服务零售额当中,不仅包含餐饮收入,也包含交通、住宿、教育、卫生、体育、娱乐等各方面服务活动的情况,能更好反映服务消费的发展状况。

7月暑期文旅消费的火爆,在居民消费价格数据中也得到了体现。在服务需求扩大的带动下,居民消费价格中的服务价格同比上涨且比上月涨幅扩大。7月份,服务价格同比上涨1.2%,涨幅比上月扩大0.5个百分点,说明服务消费的带动作用比较明显。

兴业证券报告指出,我们当前的经济观察体系是与过去经济环境相适应的,而本轮经济中复苏相对较快的部分—如服务消费当前的可观测性较差。本月统计局数据公布了新数据——服务零售额,填补了上述观测空白。1~7月份,服务零售额同比增长20.3%,这一增速与7月餐饮收入累计增速基本持平,显示出其余服务零售也维持较强动能。

服务消费扩容升级空间大

当前,我国经济恢复的基础仍不稳固,需求不足的矛盾仍然突出,消费需求恢复仍然乏力。要增强消费对经济恢复的基础性作用,必须顺应消费结构升级新趋势,发挥服务消费对扩大消费的牵引带动作用。

国家发改委《关于恢复和扩大消费的措施》日前向社会公开发布,措施围绕6个方面提出20条政策举措,扩大服务消费是其中重要部分,具体包括扩大餐饮服务消费、丰富文旅消费、促进文娱体育会展消费、提升健康服务消费等内容。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研究员卞靖表示,从国际经验看,随着居民收入水平提升,食品、服装等消费支出比重会逐步下降—服务消费的升级过程。今年上半年,我国人均服务性消费支出占比为44.5%,较2013年提高4.8个百分点,但与欧美日等发达经济体50%多甚至60%以上的比重相比,还有很大扩容升级空间。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王一鸣撰文分析,加快服务消费扩容提质不仅是扩大内需的重要途径,也将为消费结构升级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今后一个时期,要在供给、需求和制度层面发力,鼓励服务消费新模式新业态发展,助力消费结构升级。

他建议,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发挥中等收入群体引领服务消费升级的中坚作用,使其成为教育医疗、休闲旅游等中高端服务消费主力军。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降低对消费的挤出效应。完善节假日制度,落实带薪休假制度,鼓励节假日消费和夜间经济发展。支持消费中心城市建设,培育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增加收入是扩大消费的关键。国家发改委此前表示,将聚焦重点、精准施策、激发活力,落实就业优先政策,加强困难群体就业兜底帮扶,坚持多劳多得,鼓励勤劳致富,推动更多低收入群体迈入中等收入行列,完善按要素分配的政策制度,多渠道增加中低收入群众要素收入,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推动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通过消费能力提升,提高居民消费意愿。

付凌晖认为,下阶段,尽管还存在制约消费的一些不利因素,但是随着经济恢复、居民就业改善、收入增加以及促消费政策显效,消费有望持续扩大。从近期情况来看,暑期旅游出行、文体娱乐火热情况仍有望保持。从大数据观测情况看,旅游消费有望持续回暖,随着促进电子产品、家居消费等政策措施显效,相关消费有望逐步改善。同时市场供给逐步优化,为消费扩大创造有利条件。

关键词:

关于本站 管理团队 版权申明 网站地图 联系合作 招聘信息

Copyright © 2005-2023 中国创投网 - cn.xunjk.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我们:39 60 29 14 2@qq.com
皖ICP备202200996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