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为被骗的博士辩护,我们还应该看到些什么?
【资料图】
□姜子豪 (郑州大学)
近日,“中国科学院博士张某被骗至缅甸一年,每日被迫工作18小时”的新闻引发热议。其中“博士”的字眼十分吸睛,在大众的朴素观念中,博士所代表的是经受过良好教育的高学历人才,一般而言,他们在多方面应该是强于一般人的。事实与观念的冲突,引发了不少网友进行群嘲,而这又引来不少为博士辩护的声音。
在这些辩护声中,有人认为与其群嘲不如引以为戒,有些人则走的更远,嘲讽群嘲者“读书少,站在了骗子的立场上”。他们在论述中都不约而同地提到了“人无完人,总可能因为贪婪、欲望、焦虑等人性的弱点而被欺骗,学历与是否被骗并没有直接联系“。可是,难道大众就真的不明白这一点吗?
群嘲的话语,是谁生产的?按照新闻学的道理和新闻业的经验,不难看出“博士被骗”能成为大新闻离不开其内含的“反常性”,因为按照人们朴素的观念,博士应该能够觉察诡计、识破骗局的。所以说它被炒上热搜正是因为符合了新闻传播的规律。在此基础上我们再更进一步,这岂不是说明“连博士都会被骗”的群嘲话语其实最先出现在的地方是新闻业吗?
当然我们相信新闻业绝不是恶意的嘲讽,可它突出“博士”身份到底是想说些什么呢?我们好像可以立即回答:“为了让大众通过它明白有非常多的人被骗了,一定要提高警惕、引以为戒”。可是这种传播效果的取得却根本离不开“朴素的偏见”——高学历人不该被骗。
要想解释这样的矛盾,似乎就必须承认一个基本共识:高学历人才在被骗的可能性上就是会比普通人低。当然这是否正确不能仅仅依靠直觉,需要统计数据,或者其他科学手段来证明。但应该承认的另外一点是,我们的网友们也绝不是分不清“有可能”和“一定”的区别,他们只是不会也不愿像个学究一样“讲话严谨”。他们会在看完新闻后和媒体设想一样,对自己或其他人讲:“连博士也会被骗,无比当心!”
最后也有必要想一想“连博士也会被骗”到底算不算嘲讽呢?这种嘲讽又是不是主观恶意的呢?这其中的判断无疑是无比复杂的。但在一个良好的社会生态中,意见多元是社会的自然现象,我们应该坚持“不能因言获罪”的准则,不能“因为你的观点是错误的,所以不允许你讲话”。当然,按照“实际恶意”原则,对于那些恶意嘲讽、鼓吹读书无用论的意见,我们应该坚决抵制。这其中的复杂性就要求我们在处理言论冲突时,一定要冷静、理性。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