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创投网 > 快讯 > 正文

当前要闻:图集|融入顺德人血脉的龙舟精神

咚咚咚……端午时节的河面最是热闹。伴着鼓点的节奏,龙船上,队员们手持船桨的双臂,整齐划一地上下起落,龙船犹如蛟龙破浪而行。

时近黄昏,伏波村民们奋力划桨,一遍一遍地巡游在大良河上,为接下来的游龙日做准备。


(相关资料图)

“自懂事起,我们就知道有龙船了,但要到大一点,会游水了,父母才让玩。”大良街道南华社区伏波小组组长林坚伟是伏波艇会的一员。伏波艇会成立多年,现有队员近60人。

农历四月廿三傍晚,村民们招呼来自四川的“新村民——杨教练”登上龙舟一同开展训练,“杨教练”是村民们给这位龙舟爱好者起的绰号。

他说,因为每年只有在端午节前后才看得到龙船,人们在端午前起龙船,过完端午又把龙船藏在水底,端午时节,有游龙、竞渡等活动,特别热闹,所以很喜欢,都想下去玩水、玩龙船。

成年后,林坚伟又赋予了玩龙船另一重意义,那就是使身体得到锻炼,保持健康良好的状态。林坚伟和他的队友们一样,平日里,都要忙于各自的生计,有的开修车铺,有的是外卖小哥,有的是公务员,他自己每天早上4点多就开始从菜市场将菜送至大小餐馆。

天色渐晚,伏波村村民一同围坐在伏波观龙台享用龙舟饭,席间,伏波村村长林坚伟举起酒杯与村民同饮。

“白天大家都把各自的工作做好,到了傍晚,我们就相约一起训练。”林坚伟说,忙碌了一天,但看到龙船,在准备下水的那一刻,大家的情绪一下子就高涨起来,“每天都是这样”。

二十余名村民共同划桨,驱动装饰完成的伏波村龙舟前往桂畔海参加巡游活动。

划龙船讲究配合,在训练中锻炼力量,磨合出默契。“最重要要有团队精神,才能拿到好成绩。”每天训练完,队员们就聚在伏波观龙台旁的屋棚下吃饭、聊天。如果说划船训练时给队员们带去的是兴奋感,而走下龙船后的他们则是轻松愉快的。这次吃的鸡是这家养的,下次吃的鹅是另一家带的,大家一起吃着家常菜,一边探讨当天的训练,一边聊着其他家常话。

共30只传统龙舟伴随着鼓点在桂畔海河段游龙,龙舟巡游寄托着村民们对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生活的向往。

在屋棚内,用来烧火做饭的灶头有超过四十年的历史,从烧禾杆到烧柴火,从上一辈用到现在,林坚伟自豪地介绍说,用大锅做饭,五六十名队员聚在一起吃都没问题。即使不是训练时间,也有村民聚在这里聊天、喝茶。谁家遇到点什么事情,在这里有了沟通,有了互动。屋棚外的大树见证着伏波村人因龙舟而日益增长的乡情。

进入农历五月,大良河越发热闹起来。到了游龙、比赛的日子,河岸两边挤满了来捧场、看热闹的村民,加油、呐喊声不绝于耳。幼时在岸上看大人扒龙船,长大了自己在水上扒龙船,林坚伟说,“这些年,城市面貌不断更新,但我们对龙船的感情越来越深,希望将龙舟文化传承下去,吸引越来越多年轻人参与”。

起龙仪式一切顺利,伏波村村民一同切烧猪庆祝。

今年四十多岁的冯国祥是伏波艇会会长,他还记得自己上学时一到端午期间便要去扒龙船,被同学们戏称为“龙船王子”,在他心中,龙舟凝聚的是团结拼搏、力争上游的精神,龙舟是顺德人的骄傲,它还代表过顺德走出世界。为了带动儿子一起扒龙船,他经常把儿子冯乐臻带在身边。经过十多年的耳濡目染,今年17岁的冯乐臻已是伏波艇会的新生力量。为了参加五月初一至初五的活动,还在实习期的他一早已请好了假。

除了端午本地游龙、竞渡,每年伏波艇会或者其队员还外出到珠三角各地参加五人艇、三人艇比赛,“我们不怕辛苦,一年参加有二三十场赛事”,拿了很多奖回来,为顺德龙舟争光。在6月18日(五月初一)举行的大良北区五人龙舟邀请赛上,林坚伟参与的队伍也获得了第八名。

参加比赛获奖,展现风采。/伏波艇会供图

文/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黄文静

图/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林安迪(除署名外)

关键词:

关于本站 管理团队 版权申明 网站地图 联系合作 招聘信息

Copyright © 2005-2023 中国创投网 - cn.xunjk.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我们:39 60 29 14 2@qq.com
皖ICP备202200996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