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猛:一个小山村的振兴之路
文玉英正在蜡染工坊晾晒染好的布。
巍巍雷公山,海拔1060米的山麓上,近200栋苗族吊脚楼散落其间,雷山县郎德镇南猛村就坐落于此。
这是一个古老的苗族村寨,被列入首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这里也是苗族芦笙舞发源地之一,被文化和旅游部授予“芦笙舞艺术之乡”称号。
(资料图片)
近日,记者走进南猛村,实地感受这个小山村的美丽蝶变。
多业态带活乡村游
距离西江千户苗寨36公里,距郎德苗寨15公里,作为雷山县旅游线上的一颗“珍珠”,南猛村同样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
乡村旅游,被南猛选为重要支柱产业之一。通过挖掘芦笙制作、蜡染、酿酒等传统手工艺,南猛村大力发展乡村旅游。
在国家乡村振兴局帮扶下,这些年,除了完善基础设施,南猛村也在探索“农文旅”融合发展路径。
通过网络连接客户,推动“黔货出山”。南猛村实施“我在南猛有一亩茶园”“我在南猛养一头黑毛猪”“我在南猛养稻花鱼”等项目,收获了众多向往田园生活的都市消费者。其吸引人之处,是确认订单后,客户可通过“地球村”数据实时看到自己预购的茶叶、黑毛猪、稻花鱼长势,以及各项生长数据。
作为古老的苗族村寨,天然吸引着深度自驾游客。
“每年的自驾游客不在少数,但之前我们的接待能力有限,一直在考虑怎么把客人留下来。”南猛村党支部书记余洪先说。
可喜的是,通过粤黔协作机制,丰富的旅游资源引来了1000万元的社会资金,结合有效盘活易地搬迁闲置房的思路,改造8栋老房屋为精品民宿。
民宿里,远可眺望层层梯田,近可听闻虫鸣鸟叫;农户家,可以体验蜡染、酿酒、采茶、制茶、芦笙制作。
把传统民居、传统文化与乡村旅游相融合,将村里的种养业、手工业有效盘活。目前,村里种植白茶1000余亩,可采摘面积500亩;蜡染、刺绣制作每户月收入1000元左右;酿酒每户月收入2000元左右。
“我们的烟火气,就是游客追寻的诗和远方。”余洪先说,未来通过“旅游+”数字化文旅平台精准对接流量,辅以精细化运作,力争将民宿产业做成村里的又一个标杆项目。
小积分实现大治理
在南猛村村委会大门旁,一个小超市格外显眼,门头写着“积分超市”,里面各种日用品都没标价格。
余洪先介绍:“这是我们探索乡村治理的一个举措,这里的物品通过积分来兑换,所以叫‘积分超市’。”
近年来,南猛村从顶层设计上探索、完善乡村治理机制。“基本上实现了从人管人,到制度管人,再到数字管人的跨越。”余洪先说。
推进乡村基层社会治理中,南猛村通过积分制奖励机制,把村民引导到参与乡村振兴建设上来。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南猛村存在着与大多数村寨同样的痛点:没有人干、人不愿干。”国家乡村振兴局派到南猛的第四任驻村第一书记蔡孟阳说。
探索“积分制”治理路径,南猛村制定了村民贡献度积分管理办法,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特殊贡献等设定了6类28项积分内容。
卫生干净整洁,计分;产业发展好,计分;积极参加村“两委”活动,计分;违法违纪,扣分;制造矛盾,扣分;邻里纠纷,扣分……
“与之前的干多干少一个样、法治观念强弱一个样区别出来,现在能干的越会干,遵纪守法的分越高,大家的热情就被激发出来了。”蔡孟阳说。
“通过保持庭院整洁,按时参加会议,上个季度我家获得390分,在超市兑换了一瓶花生油、一提抽纸。”村民文海英拿着刚兑换的物品说。
从刚开始的开会准时到场、参与议题讨论,到后来关注村里发展、积极建言献策,“积分超市”把村民的心聚到了一起,把大家干事创业的热情激发了出来。
老技艺激活新梦想
在南猛,因家制宜、因户施策是乡村振兴的最大保证,而技艺则是激活发展的成功密码。
8月24日,在南猛村一家小杂货铺门边,芦笙制作州级传承人余正江正在调试芦笙管铜片。“每天都弄一点,停下来手就生了。这两年通过制作芦笙年收入可达近10万元。”余正江说,在门边,一方面方便看店铺,另一方面也可以给外来游客展示技艺。
靠技艺“圆梦”的不只余正江,酿了一辈子酒的李世尧也是其中之一。
前段时间,贵州西江千户苗寨文化旅游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找到李世尧,要定他酿的米酒做拦门迎宾酒:酒精度要求20度左右,口感好,微甜……
李世尧豪爽答应:“甜米酒的甜度很难控制,我们不放糖,用传统酒糟,怕是很少有人能把握好这个度。这个订单,我有把握。”这几年,来自天南地北的游客纷纷走进李世尧的酒坊,现在每个月产量达1000公斤。
祖祖辈辈传下来的手艺,为何在这两年纷纷走向市场?
村民蔡孟阳说:“这是手艺转化为经济收入的过程。打开思路,转变观念,路子就会越来越广。”
把曾经的牛棚改造成蜡染工坊,从小做到大的蜡染变成游客的“心头好”,文玉英老人开心得像拿了颗糖的孩子;年轻媳妇文海英看着村里建起了民宿,也把自家的新房子改成民宿,加入乡村旅游大军……大家勤劳敢闯,编织着自己的梦,建设着自己的家园。
他们的梦想,在40亩的茶山上,在方寸的酿酒锅炉里,在小小的织布机上……乡村振兴战略点亮了他们的梦,他们的梦共同托起了南猛村的乡村振兴之路。
余洪先说:“我们的最终目标,是户户成作坊,家家成门店。”从他的话中,大概能够畅想到南猛村未来的样子。(记者 陈诗宗 熊诚 余光燕 钱仕豪)
关键词:
您可能也感兴趣:
为您推荐
淘宝秋季限定“生活季”系列活动开启 网友:天凉淘个秋!
人民财评:全链路服务让消费者感受“真、好、新”
二季度保险业偿付能力保持充足
排行
最近更新
今日要闻
- 吉林市广播电视台记者在全省第十届“好记者讲好故事”活动中挺进“十强”
- 淘宝秋季限定“生活季”系列活动开启 网友:天凉淘个秋!
- 人民财评:全链路服务让消费者感受“真、好、新”
- 二季度保险业偿付能力保持充足
- 广东羚光2023年上半年净利-3980.57万 由盈转亏
- 8月31日智云股份涨停分析:OLED,折叠屏,MiniLED概念热股
- 东方中科最新公告:上半年净亏损6025.73万元
- 慧为智能上半年营收增长17%:四大措施开拓海外市场 扩大在信创领域的研发投入
- 九鼎投资(600053)8月31日主力资金净卖出124.48万元
- 凌云光(688400)2023年中报简析:净利润增14.91%,债务压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