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草先行,又一锂电企业拟赴瑞士上市
又一家锂电企业拟出海融资。
7月31日晚,盛新锂能(002240.SZ)就拟发行全球存托凭证(Global Depositary Receipts,简称“GDR”)并在瑞士证券交易所上市事项发布数则公告。上市公司拟募资23亿元人民币,资金用于锂盐扩产、补充流动资金等。
(相关资料图)
自2022年年初“沪伦通”机制扩容为“中欧通”机制后,瑞士成为锂电企业境外上市普遍青睐的目的地。从锂电企业公告来看,出海上市以实现全球布局成为发行GDR最大的吸引力之一。
拟募资23亿元,加大锂盐储备
据盛新锂能披露,上市公司此次发行GDR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人民币23亿元(或等值外币),并拟将扣除发行费用后的募集资金净额16.1亿元投入锂盐扩产及技改,包括印尼盛拓6万吨锂盐项目、阿根廷SDLA盐湖年产2500吨(LCE)氯化锂技改升级项目、盛景锂业20000吨锂盐加工项目、盛新金属一期5000吨锂盐项目,另拟将6.9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
就此次海外融资的意义,盛新锂能称将提高公司的锂产品生产规模,持续强化公司的全球化布局,同时优化公司资本结构,满足营运资金需求。
单项拟投入资金规模最大的印尼盛拓6万吨锂盐项目是盛新锂能近年在推进的重点项目之一,项目投资总额24.87亿元,预计2023年底建成投产,盛新锂能拟将发行GDR所募资金中的8.7亿元投入这一项目。
盛新锂能此前曾表示,持续增强资源储备是公司目前最重要的经营工作之一,公司将积极利用各种渠道,在全球范围内继续寻找优质锂资源项目。据上市公司公告,截至2022年末,盛新锂能已建成锂盐产能7万吨,意味着印尼盛拓这一锂盐项目投产后将显著提升上市公告产能规模。
此外盛新锂能的锂盐销售目前以国内客户为主,2022年公司海外收入占总营收比例为9.15%。公司称将积极拓展海外优质客户,不断提升海外业务占比,就印尼项目的建设,盛新锂能亦表示有利于更好地为海外客户服务。
贝壳财经记者关注到,盛新锂能就拟将部分募集资金用于补充流动资金表示,“产品和原材料的波动会对公司经营造成冲击……因此补充流动资金可以用于平衡产品和原材料价格波动带来的资金压力,增加公司的抗风险能力,具有一定的必要性”。
此前盛新锂能发布的业绩预告显示,预计2023年上半年实现归母净利润6亿元至7亿元,同比下降76.81%至80.13%。上市公司称因上游材料价格较去年同期上涨造成成本增加,影响了公司报告期利润。
锂电企业相继奔赴瑞交所,GDR有何吸引力?
自2022年年初“沪伦通”机制扩容为“中欧通”机制后,瑞士成为锂电企业境外上市普遍青睐的目的地。
2022年7月首批发行GDR的中国上市公司中即包括国轩高科(002074.SZ)、格林美(002340.SZ)、杉杉股份(600884.SH)、科达制造(600499.SH)四家锂电板块企业,募集资金为1.73亿美元至6.85亿美元不等。
随后欣旺达(300207.SZ)、杭可科技(688006.SH)、华友钴业(603799.SH)等锂电板块上市公司也先后完成GDR发行。先导智能(300450.SZ)、天赐材料(002709.SZ)、天能股份(688819.SH)等企业的上市申请亦已获瑞士证券交易所监管局批准。
今年6月,沪深交易所就修订后的《互联互通存托凭证上市交易暂行办法》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新规拟明确GDR境内新增基础股票上市条件及发行审核相关安排,包括境外发行上市GDR应满足在沪深交易所上市满1年,且申请日前120个交易日平均市值不低于200亿元的条件。此外新规还要求加强企业发行GDR全过程的信息披露监管。
6月中旬,主营电镀设备的东威科技(688700.SH)成为GDR新规后首家成功完成发行的企业。
从锂电企业公告来看,出海上市以实现全球布局成为发行GDR最大的吸引力之一。
例如格林美提出,发行GDR有助于公司利用海外资本市场推进公司海外镍资源与动力电池材料项目布局以及稳固海外市场,提升公司全球信誉与全球行业竞争力。东威科技董事长刘建波也表示,发行GDR所募资金一方面用于产能扩张,另一方面用于提升公司全球研发能力、布局境外销售网络,为未来产能扩张奠定基础。
“中国的企业走向国际,不仅要产品走向国际,还要技术走向国际,更要资本走向国际。”国轩高科董事长李缜去年曾公开表示。据国轩高科披露,公司GDR发行所募集的资金将主要用于公司国际化产业布局,加快公司国际化战略步伐。
随着今年以来碳酸锂价格回调,锂电企业尤其位于产业链上游的企业业绩受到直接波及。
Wind数据显示,锂电池板块已有29家上市公司披露半年度业绩预告,其中16家企业预计业绩将同比下滑,5家企业预计出现亏损。
天力锂能(301152.SZ)预计今年上半年将出现6000万元至8000万元的亏损。上市公司表示,2023年上半年因锂盐市场价格波动较大,导致下游电池厂商客户接单谨慎,公司销售订单数量及销售价格受到不利影响;同时,因产品销售价格与采购原材料价格趋势未及时传导,整体销售毛利率同比下降。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朱玥怡
编辑 宋钰婷
校对 陈荻雁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