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创投网 > 媒体 > 正文

方正电机2023年半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

方正电机(002196)2023年半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内容如下:

一、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资料图)

(1)新能源驱动电机

报告期内,公司持续拓展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客户,公司已获取理想汽车某电驱动项目定点,同时与小鹏汽车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截至本报告披露日,公司新能源驱动电机系列产品已与多家国内头部传统自主品牌整车厂、造车新势力及国际Tier1等客户建立配套合作关系,客户包括蔚然动力、小鹏汽车、理想汽车、上汽通用五菱、上汽集团(600104)、蜂巢传动、华域麦格纳等。受下游市场影响,公司驱动电机业务订单不及预期,未实现预期增长,但报告期内公司扁线电机、800V高压驱动电机等产品销售占比提升,公司驱动电机产品结构有所改善。

为满足下游客户不断增长的需求,公司在报告期内持续投入产能建设,其中在浙江丽水拟新建年产180万台驱动电机项目,该项目目前已建成部分产能投入量产;在浙江德清拟新建年产300万台驱动电机项目,第一期年产80万台项目已完成主体厂房建设,部分产线已开始量产。

公司继续加大技术研发投入,在800V高压电机、扁线电机、油冷电机等新能源驱动电机新技术方向持续投入,公司产品技术指标均以达到国际领先标准(如八层扁线定子技术,超高功率密度,超高电机效率,超高工作电压等指标)。公司在电机技术路线上,将继续在电机轻量化、高可靠性、耐久性、安全性、高环境适应性和电磁兼容性、高效率冷却系统和热管理、振动和噪声控制、高压高速油冷等多领域深入研究开发,进一步巩固技术壁垒及行业竞争优势。同时,加强高压三合一集成驱动系统的研发和客户开拓,争取在电控和集成系统领域取得大的项目和客户突破。

(2)智能控制器

报告期内,受国际经济下行影响,欧美消费市场低迷,公司全资子公司深圳高科润的智能控制器(PCBA)业务海外客户订单量有所减少。但由于国内战略客户科沃斯(603486)、添可等需求旺盛,公司智能控制器业务总体仍维持良好增长态势,营业收入同比增长7.26%。同时,公司通过制造过程优化、产品技术方案的改进和新项目产品的研发及产业化等诸多措施,销售毛利率有所提升。

报告期内,公司在越南投资成立的越南高科润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已完成产线建设、客户认证等工作,目前正准备开拓承接海外客户订单;同时为满足下游客户订单需求,公司2022年在浙江德清建设华东生产基地,目前已开始量产。上述基地建成后,公司将形成华东、华南、海外(越南)三大智能控制器生产基地,进一步扩大产能并优化产能布局。

2023年下半年公司将继续坚持以家用电器控制器和电动工具用控制器为主要发展方向,对标公司重点客户,不断优化采购和制造模式,实现公司运营的连续性和可持续性。

(3)微特电机

2022年下半年开始,受国际经济下行影响,欧美消费市场低迷,公司家用缝纫机电机和电动工具电机客户订单量大幅减少。报告期内,上述情况有所改善,但仍未恢复到正常状况,公司该业务收入同比减少34.09%。面对极度不利的下游需求情况,公司一方面积极采取措施控制成本费用开支,另一方面积极拓展电动工具等新业务客户。公司电动工具马达业务已进入TTI、百得、SharkNinja等国际客户供应链,并正在为其开发面向吸尘器、园林工具、吹风机等应用领域的各类型马达产品。

(4)汽车电子

公司全资子公司上海海能汽车电子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汽车发动机控制系统包括AMT及其控制、柴油机控制器ECU、气体机控制器GCU、后处理器控制器DCU等系列产品。报告期内受产品升级换代影响,公司主营业务收入有所下降。未来上海海能汽车电子有限公司将秉承中国绿色动力(601330)科技的引领者的研发初衷,充分发挥发动机控制器领域自主知识产权和品牌的企业优势,攻克氢等清洁能源类新型动力来源难题,以创新技术助力国家“双碳”战略,展现企业担当。

二、核心竞争力分析

公司一直坚持以创新设计为核心,以产品和服务为依托,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品牌发展模式,并形成了包括产品研发、网络拓展、质量管理在内的诸多竞争优势。与同行业其他企业相比,具有以下较明显的竞争优势:

1、技术研发优势

报告期内,公司继续加大技术研发投入,以新能源集成驱动系统为总方向、继续践行“技术先行”的发展理念,以产学研、国内外科研单位合作开发等模式探索适合市场的新产品新项目。

公司自主研发的扁线电机已投入量产,功率密度、效率等核心参数全部达到或超过国家《中国制造2025》、《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中2025年对驱动电机要求达到的性能指标;为小鹏G9开发的800V电机系统为中国第一款量产的超高压电机。

2、市场优势

通过多年的技术积累和市场开拓,公司已经在微特电机及控制器、新能源汽车驱动总成、汽车发动机控制系统等多个细分领域处于市场领先地位——其中多功能家用缝纫机电机年产550万套,全球市场占有率约为75%;参股公司延锋安道拓方德电机公司的汽车座椅电机年产量超过2000万个,自主品牌国内第一;公司2020年、2021、2022年新能源驱动电机出货量市场均排名第三(根据第三方媒体NE时代数据),仅次于比亚迪(002594)、特斯拉等自供驱动电机的主机厂;柴油机、天然气发动机和尾气后处理控制器是唯一国内自主研发并大批量配套的自主品牌,能直接替代博世、德尔福等国外巨头产品。

3、生产制造能力优势

目前公司已经获得IATF16949:2016、ISO9001:2015、ISO14001:2015和ISO45001:2018四大体系认证。同时,各个生产基地均已完成SAP系统的整体上线,叠加MES系统的应用,公司可实现汽车行业对于产品可溯性的要求。公司通过过去几年对设备自动化的不断投入和改造,目前新能源驱动电机生产设备及开发测试设备均已达到国内领先,接近国际水平。公司驱动电机产能目前已不能满足客户需求,公司正在浙江丽水新建年产180万台驱动电机项目,该项目目前已建成部分产能投入量产;在浙江德清拟新建年产300万台驱动电机项目,第一期年产80万台项目部分产线已开始量产。

4、供应链整合优势

公司历来重视供应链的整合和管控,各业务板块之间已实现共用原材料的集中统一采购,如驱动电机和微特电机共用的硅钢片、漆包线等;发动机控制器和家电智能控制器共用的芯片及电子元器件等,实现材料采购成本的下降,发挥各业务板块的协同效应。此外,公司也将部分优质供应商引入园区,在保障零部件供应之外,有效降低了物流运输成本和仓储成本。基于深度合作、共同成长的理念,公司已与部分核心零部件供应商进行战略合作,建立并巩固了自身的供应链优势。

三、公司面临的风险和应对措施

1、全球经济下行风险

由于国际局势不稳定、俄乌战争仍在持续、美联储不断加息等因素影响,全球经济存在较大的下行风险。公司微特电机、智能控制器等业务有部分市场和客户面向海外市场,尤其是欧美市场,存在进一步订单下滑的风险。

2、政策风险

新能源汽车产业是我国重点培育和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长期以来,国家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来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相关企业的发展,并向新能源汽车购买者给予一定的财政补贴以刺激相关消费,如《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关于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辆购置税有关政策的公告》《关于完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等政策。但为实现新能源汽车的长期可持续发展,我国政府对新能源汽车采取了退坡式的补贴机制,产业政策变化对国内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若未来对新能源汽车的政策发生重大变化,则可能对新能源汽车行业以及上游行业的发展产生不利影响,从而对公司的生产经营产生不利影响。

3、产能消化不及预期的风险

公司积极开拓市场份额,合理规划项目产能释放进度,但未来生产经营及募投项目实施过程中,若市场环境、竞争对手策略、相关政策或者发行人市场开拓、技术迭代等方面出现重大不利变化,市场增长情况不及预期,或行业整体产能扩张规模过大导致竞争加剧,则公司可能面临投资项目新增产能不能及时消化从而造成产能过剩的风险。

4、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

公司主要新能源驱动电机和微特电机主要原材料为矽钢片、漆包线、冷轧钢、铝、稀土永磁材料,该部分材料约占电机总材料成本的40-60%,如2023年大宗商品价格持续波动将直接影响公司产品的盈利能力,公司将一方面寻求和客户制定主要原材料价格联动机制,一方面加大技术开发力度,应用新材料、新工艺及正向设计对产品进行用料优化、制造过程优化等措施,进一步规避原材料价格波动对公司经营的影响。

5、技术风险

节能与新能源汽车行业竞争激励,如公司不能继续有效维持核心技术研发的激励机制和良好的企业氛围,将会到核心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的发挥,甚至造成核心人员的流失,将影响公司在持续创新能力、精准把握技术、产品和市场发展趋势,将削弱已有的竞争优势,从而对公司产品的市场份额、经济效益及发展前景造成不利影响,存在业绩下滑的风险。

6、管理风险

随着公司的资产规模和经营规模不断增长,从而对公司的管理能力、人才资源、组织架构提出更高的要求,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公司的管理与运营难度。如公司管理人员和制度不能适应公司经营规模迅速扩张的需要,以及公司组织模式和管理制度未能随着公司经营规模的扩大而及时调整与完善;同时监管部门对公司的规范要求进一步提高,公司将更一步完善和优化公司管理制度和管理模式,降低因公司管理带来的管理风险。

7、财务风险

随着公司在技术研发和自动化技术改造投入的不断增加,对公司流动资金的需求也不断增加,且随着我国汽车行业整体下行的影响,若公司主要客户的经营状况发生不利变化,则可能导致该等应收账款不能按期或无法收回而发生坏账的风险,将对公司的生产经营和业绩产生不利影响。

关键词:

关于本站 管理团队 版权申明 网站地图 联系合作 招聘信息

Copyright © 2005-2023 中国创投网 - cn.xunjk.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我们:39 60 29 14 2@qq.com
皖ICP备202200996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