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创投网 > 数码 > 正文

网友评《吹响小山河》内容空洞缺乏深度!《吹响小山河》短片讲的什么?

网友评《吹响小山河》内容空洞缺乏深度!6月19日,青岛电影学院举行了2023年毕业联合作业“金象奖”颁奖典礼,现场颁发了最佳导演奖、最佳制片奖等8个单项奖和剧情短片、纪录片等4个单元奖项。不过,剧情短片类三等奖获得者、电影《吹响小山河》导演尼雅蕾不认可该名次,现场弃奖而去。这条新闻最近两天引发了外界普遍关注。当时目睹该女生的举动后,现场不少人为她鼓掌,“觉得她挺有骨气的,有梦想不服输”。但在B站豆瓣电影的影片评论区,很多网友批评该片内容空洞,“确实拿不了一等奖”“给个三等奖就不错了”。而业内专业人士则表示,《吹响小山河》充满了质朴的趣味性,创作者在叙事和影像层面做了一种接近奇幻色彩的表达。


【资料图】

《吹响小山河》短片讲的什么?影片讲述的是山村留守儿童眼中充满童趣和浪漫主义色彩的异想世界。剧情简介山村留守儿童眼中充满童趣和浪漫主义色彩的异想世界。

亲历者:当时很多人为她鼓掌

资料显示,拒绝领奖的电影《吹响小山河》导演尼雅蕾为青岛电影学院18级导演系学生,目前已经毕业。从校方公布的评奖结果看,《吹响小山河》除了拿到“剧情短片”三等奖外,还拿到了“最佳摄影”奖项。

然而对于这样的结果,尼雅蕾并不满意——多条视频显示,在颁奖典礼现场,冲上台从主持人手中抢过话筒后,尼雅蕾表示为了拍摄《吹响小山河》,自己私人出了30多万元,还强调这部影片在国外获得过很多次奖,最终她拒绝了主持人的劝说,表示“这个奖我今天领不了”,把奖状和奖杯放下后径直离开。

21日,上游新闻记者联系到一位参加了颁奖典礼的该校学生。据她介绍,尼雅蕾上台时,已经是整个颁奖典礼快结束时,当时很多人都感到很意外。对于拒绝领奖这样的行为,这名学生表示,“感觉很震撼,大家觉得她很硬气,很有骨气,很多人还给她鼓掌了。”她还表示,现在自己也对尼雅蕾获得三等奖的电影《吹响小山河》产生了浓厚兴趣,“我也想去看看,究竟是什么样的影片,让学姐如此不服气?”

《吹响小山河》被吐槽“形式大于内容”

豆瓣电影显示,《吹响小山河》于2020年8月上映,相关评论区在本次颁奖典礼争议之前一共才40条评价,从1星到5星不等。不过到了21日上午,很多网友“慕名前来”,相关评论迅速增加至600多条,但其中大多以吐槽为主,“学校给个三等奖已经很给面子了”“注意力都在画面上了,剩下的就是小学生作文了”……也有一部分网友对这部电影给出了正面评价,“故事没意思,但是画面很漂亮,视听语言很棒!对于学生作品来说真的很出挑了。导演挺有个性”“配色和构图真好。有点韦斯安德森风格。每一帧都能让我想起电影布达佩斯大饭店。导演还是很用心的,审美在线。不过剧情有点平平淡淡,不太容易抓人。”

记者在B站上看到,该电影时长约20分钟,讲述了“山村留守儿童眼中充满童趣和浪漫主义色彩的异想世界”。数据显示,影片已经播放超过21万次,弹幕将近4300条,评论2700多条,其中绝大部分均为最近24小时内新增,“形式大于内容,色彩和现实无法共情,演员有些浮夸”“就这还不服呢?看了一半都没带入进去”“可能里面的元素只有导演自己能共鸣”……

作为对比,拿到“剧情短片”一等奖的《红日照青林》,还拿到了“最佳编剧”“最佳男配”“最佳录音”,共计获得四个奖项。在该影片的评论区,不少网友表示,“一等奖实至名归”“感谢《吹响小山河》导演,要不是你,我们也发现不了《红日照青林》这么优秀”“如果三等奖那个是30万拍的,这怕是得60万吧!”

疑似抖音账号已成“私密”状态

21日上午,上游新闻记者在抖音上找到了疑似当事人的账号“尼雅蕾”,该账号拥有10.1万粉丝,共获赞10.1万次,关注了116人,IP显示为河南。不过该账号目前已被设置为“私密账号”,无法查看内容。

而针对尼雅蕾在颁奖典礼上的发言,21日上午,记者尝试联系了青岛电影学院,但未能获得回应。根据红星新闻6月20日的报道,青岛电影学院工作人员曾表示,评委老师都是比较专业的,打出来的分是值得认可的。但是如果说本人觉得不合适,那就是她自己的意愿。而据中国新闻周刊报道,学校方面表示当事人已经毕业,不会进行处分,自己的学生会保护好。

专业人士点评:两部作品各有千秋

对于《吹响小山河》争议一事,21日,上游新闻记者采访了导演臧连荣,他是中国电影家协会会员,执导的电影长片《白云·苍狗》曾获得上海国际电影节亚洲新人奖最佳摄影和最佳男演员两项提名,是重庆首部入围国际A类电影节的电影。

臧连荣表示,“我是这么看待这个问题的。一等奖和三等奖的两部作品各有千秋,见仁见智,中国有句古话叫‘文无第一,武无第二。’大概也就传达出对于文艺作品的评价标准的不确定性。《吹响小山河》充满了质朴的趣味性,这种质朴体现在故事和主题层面,它是简单的、传统的,而趣味性才是这部短片的亮点,创作者在叙事和影像层面做了一种接近奇幻色彩的表达,无论是构图还是色彩以及剪辑节奏,带有强烈的现代的、韦斯安德森般的不真实感。在国际电影节中,评委的选择往往看重那些具有‘新意’的作品,这或许也是这部作品在国际上被关注的原因之一吧!而一等奖作品《红日照青林》是一部典型的现实主义风格短片,故事独特,节奏紧凑,表演准确,是一部比较通俗的文艺作品,在整个接受度方面,更容易被大众接受。因为它强调戏剧性,传达一种冲突感,这是大众文化作品中具有吸引力的部分,因此大众更能够接受和理解。”

臧连荣导演补充表示,“在青岛电影学院的评奖中,作为教学单位,并且随着国内近年电影专业教学的‘故事性’转向,即相比较培养大师,更希望培养工匠。评委们应该是更希望看到好好讲‘故事’的作品,在戏剧性这一层面而言,《红日照青林》显然更出色,这或许是评奖标准不同造成的结果。而《吹响小山河》依旧是一部优秀的文艺作品,它的趣味性值得关注,也值得鼓励。所以说,在不同的评价标准中,风格明显不同的作品或许就会得到不同的评价,这也是国内外不同的电影节中为什么同一作品会有不同‘礼遇’的原因。”

另外一名业内人士评价道,“内容层面,电影《吹响小山河》是一部有关于浪漫主义色彩包裹的现实主义理念的创作。该片故事创作的锚点对准了乡村留守儿童、农民工的生活状态和情感需求。从主题上,有一定的关照现实和个体的积极意义。在影像风格上,视听语言具备比较鲜明的个人风格,擅用色彩和音乐,并赋予童真、梦幻的情感意义。轻喜剧的类型叙事,节奏鲜明,是创作团队较为有意义的一次创作尝试。整体叙事流畅,风格明确,有一定的现实意义。遗憾的是,或许是碍于客观创作条件的限制,亦或者创作者对农村生活的体悟和影像实现的路径差异,在对农村生活和留守儿童、民工群体的描绘上,比较图解式,深度有所缺乏。”

就比如他们在厨房做饭这一段,怎么看怎么假,一看就是一群城里人,十指不沾阳春水,他们所刻画出来,农村厨房有趣且增进感情的戏码。

自始至终,没有半点农村生活的气息。

所以,刻画出来的所谓留守儿童,也不过是无病呻吟。

最后,对不少网友评论的一点回应:

有人在短片下评论:这是给留守儿童发声!

我的回答是:这确实是在刻画留守儿童,同样结局用一群农民工看视频,以此来告诉大家,要关注留守儿童。

从这个角度来说,确实是对的。

但从作品的角度来说,是一部失败的作品,最简单的来说,如果我是农民工,远在大城市,你拿这样一部作品给我看,告诉我这是农村留守儿童。

那我站起来就给你一巴掌,就是这么现实。

这是导演眼中的留守儿童,而不是真实的留守儿童,因此这样的作品,得不到任何的认可,你随便拿去大街上找个从农村来的人,问一问,就明白。

所以导演说国外获奖,这其中的味道,自己品。

还有人说,这是反讽?

可能我艺术不够,感受不到他所谓的反讽在哪里?他反讽的是什么?

对吧,你说反讽,那么就得有一个对象,那她反讽的是什么呢?

整部作品,没有冲突、没有对立,有的只是几个所谓的留守儿童,以及奇装异服的小丑,反讽的是什么?

借助小孩子反讽留守儿童?反讽家长不应该出去打工?又或者其他的?

所以,花二十分钟看完《吹响小山河》这部短片,我不认为这是一部优秀的作品,至少他作品中表现出来的内容来看,它的描绘可能符合国外的看法,所以得到提名,但它却真正的脱离了现实。

我不知道第一名、第二名的作品是什么,所以也不对《吹响小山河》得第三,发表意见。

但从导演的发言,我们品出一个事实:花30+在国外获得提名(拿奖)就是优秀作品。

这很明显能够感受到一个事实:第一名和第二名花费不高,且在国外没获任何提名奖,所以导演认为这是刻意打压。

网友评《吹响小山河》内容空洞缺乏深度!6月19日,青岛电影学院举行了2023年毕业联合作业“金象奖”颁奖典礼,现场颁发了最佳导演奖、最佳制片奖等8个单项奖和剧情短片、纪录片等4个单元奖项。不过,剧情短片类三等奖获得者、电影《吹响小山河》导演尼雅蕾不认可该名次,现场弃奖而去。这条新闻最近两天引发了外界普遍关注。当时目睹该女生的举动后,现场不少人为她鼓掌,“觉得她挺有骨气的,有梦想不服输”。但在B站豆瓣电影的影片评论区,很多网友批评该片内容空洞,“确实拿不了一等奖”“给个三等奖就不错了”。而业内专业人士则表示,《吹响小山河》充满了质朴的趣味性,创作者在叙事和影像层面做了一种接近奇幻色彩的表达。

《吹响小山河》短片讲的什么?影片讲述的是山村留守儿童眼中充满童趣和浪漫主义色彩的异想世界。剧情简介山村留守儿童眼中充满童趣和浪漫主义色彩的异想世界。

亲历者:当时很多人为她鼓掌

资料显示,拒绝领奖的电影《吹响小山河》导演尼雅蕾为青岛电影学院18级导演系学生,目前已经毕业。从校方公布的评奖结果看,《吹响小山河》除了拿到“剧情短片”三等奖外,还拿到了“最佳摄影”奖项。

然而对于这样的结果,尼雅蕾并不满意——多条视频显示,在颁奖典礼现场,冲上台从主持人手中抢过话筒后,尼雅蕾表示为了拍摄《吹响小山河》,自己私人出了30多万元,还强调这部影片在国外获得过很多次奖,最终她拒绝了主持人的劝说,表示“这个奖我今天领不了”,把奖状和奖杯放下后径直离开。

21日,上游新闻记者联系到一位参加了颁奖典礼的该校学生。据她介绍,尼雅蕾上台时,已经是整个颁奖典礼快结束时,当时很多人都感到很意外。对于拒绝领奖这样的行为,这名学生表示,“感觉很震撼,大家觉得她很硬气,很有骨气,很多人还给她鼓掌了。”她还表示,现在自己也对尼雅蕾获得三等奖的电影《吹响小山河》产生了浓厚兴趣,“我也想去看看,究竟是什么样的影片,让学姐如此不服气?”

《吹响小山河》被吐槽“形式大于内容”

豆瓣电影显示,《吹响小山河》于2020年8月上映,相关评论区在本次颁奖典礼争议之前一共才40条评价,从1星到5星不等。不过到了21日上午,很多网友“慕名前来”,相关评论迅速增加至600多条,但其中大多以吐槽为主,“学校给个三等奖已经很给面子了”“注意力都在画面上了,剩下的就是小学生作文了”……也有一部分网友对这部电影给出了正面评价,“故事没意思,但是画面很漂亮,视听语言很棒!对于学生作品来说真的很出挑了。导演挺有个性”“配色和构图真好。有点韦斯安德森风格。每一帧都能让我想起电影布达佩斯大饭店。导演还是很用心的,审美在线。不过剧情有点平平淡淡,不太容易抓人。”

记者在B站上看到,该电影时长约20分钟,讲述了“山村留守儿童眼中充满童趣和浪漫主义色彩的异想世界”。数据显示,影片已经播放超过21万次,弹幕将近4300条,评论2700多条,其中绝大部分均为最近24小时内新增,“形式大于内容,色彩和现实无法共情,演员有些浮夸”“就这还不服呢?看了一半都没带入进去”“可能里面的元素只有导演自己能共鸣”……

作为对比,拿到“剧情短片”一等奖的《红日照青林》,还拿到了“最佳编剧”“最佳男配”“最佳录音”,共计获得四个奖项。在该影片的评论区,不少网友表示,“一等奖实至名归”“感谢《吹响小山河》导演,要不是你,我们也发现不了《红日照青林》这么优秀”“如果三等奖那个是30万拍的,这怕是得60万吧!”

疑似抖音账号已成“私密”状态

21日上午,上游新闻记者在抖音上找到了疑似当事人的账号“尼雅蕾”,该账号拥有10.1万粉丝,共获赞10.1万次,关注了116人,IP显示为河南。不过该账号目前已被设置为“私密账号”,无法查看内容。

而针对尼雅蕾在颁奖典礼上的发言,21日上午,记者尝试联系了青岛电影学院,但未能获得回应。根据红星新闻6月20日的报道,青岛电影学院工作人员曾表示,评委老师都是比较专业的,打出来的分是值得认可的。但是如果说本人觉得不合适,那就是她自己的意愿。而据中国新闻周刊报道,学校方面表示当事人已经毕业,不会进行处分,自己的学生会保护好。

专业人士点评:两部作品各有千秋

对于《吹响小山河》争议一事,21日,上游新闻记者采访了导演臧连荣,他是中国电影家协会会员,执导的电影长片《白云·苍狗》曾获得上海国际电影节亚洲新人奖最佳摄影和最佳男演员两项提名,是重庆首部入围国际A类电影节的电影。

臧连荣表示,“我是这么看待这个问题的。一等奖和三等奖的两部作品各有千秋,见仁见智,中国有句古话叫‘文无第一,武无第二。’大概也就传达出对于文艺作品的评价标准的不确定性。《吹响小山河》充满了质朴的趣味性,这种质朴体现在故事和主题层面,它是简单的、传统的,而趣味性才是这部短片的亮点,创作者在叙事和影像层面做了一种接近奇幻色彩的表达,无论是构图还是色彩以及剪辑节奏,带有强烈的现代的、韦斯安德森般的不真实感。在国际电影节中,评委的选择往往看重那些具有‘新意’的作品,这或许也是这部作品在国际上被关注的原因之一吧!而一等奖作品《红日照青林》是一部典型的现实主义风格短片,故事独特,节奏紧凑,表演准确,是一部比较通俗的文艺作品,在整个接受度方面,更容易被大众接受。因为它强调戏剧性,传达一种冲突感,这是大众文化作品中具有吸引力的部分,因此大众更能够接受和理解。”

臧连荣导演补充表示,“在青岛电影学院的评奖中,作为教学单位,并且随着国内近年电影专业教学的‘故事性’转向,即相比较培养大师,更希望培养工匠。评委们应该是更希望看到好好讲‘故事’的作品,在戏剧性这一层面而言,《红日照青林》显然更出色,这或许是评奖标准不同造成的结果。而《吹响小山河》依旧是一部优秀的文艺作品,它的趣味性值得关注,也值得鼓励。所以说,在不同的评价标准中,风格明显不同的作品或许就会得到不同的评价,这也是国内外不同的电影节中为什么同一作品会有不同‘礼遇’的原因。”

另外一名业内人士评价道,“内容层面,电影《吹响小山河》是一部有关于浪漫主义色彩包裹的现实主义理念的创作。该片故事创作的锚点对准了乡村留守儿童、农民工的生活状态和情感需求。从主题上,有一定的关照现实和个体的积极意义。在影像风格上,视听语言具备比较鲜明的个人风格,擅用色彩和音乐,并赋予童真、梦幻的情感意义。轻喜剧的类型叙事,节奏鲜明,是创作团队较为有意义的一次创作尝试。整体叙事流畅,风格明确,有一定的现实意义。遗憾的是,或许是碍于客观创作条件的限制,亦或者创作者对农村生活的体悟和影像实现的路径差异,在对农村生活和留守儿童、民工群体的描绘上,比较图解式,深度有所缺乏。”

就比如他们在厨房做饭这一段,怎么看怎么假,一看就是一群城里人,十指不沾阳春水,他们所刻画出来,农村厨房有趣且增进感情的戏码。

自始至终,没有半点农村生活的气息。

所以,刻画出来的所谓留守儿童,也不过是无病呻吟。

最后,对不少网友评论的一点回应:

有人在短片下评论:这是给留守儿童发声!

我的回答是:这确实是在刻画留守儿童,同样结局用一群农民工看视频,以此来告诉大家,要关注留守儿童。

从这个角度来说,确实是对的。

但从作品的角度来说,是一部失败的作品,最简单的来说,如果我是农民工,远在大城市,你拿这样一部作品给我看,告诉我这是农村留守儿童。

那我站起来就给你一巴掌,就是这么现实。

这是导演眼中的留守儿童,而不是真实的留守儿童,因此这样的作品,得不到任何的认可,你随便拿去大街上找个从农村来的人,问一问,就明白。

所以导演说国外获奖,这其中的味道,自己品。

还有人说,这是反讽?

可能我艺术不够,感受不到他所谓的反讽在哪里?他反讽的是什么?

对吧,你说反讽,那么就得有一个对象,那她反讽的是什么呢?

整部作品,没有冲突、没有对立,有的只是几个所谓的留守儿童,以及奇装异服的小丑,反讽的是什么?

借助小孩子反讽留守儿童?反讽家长不应该出去打工?又或者其他的?

所以,花二十分钟看完《吹响小山河》这部短片,我不认为这是一部优秀的作品,至少他作品中表现出来的内容来看,它的描绘可能符合国外的看法,所以得到提名,但它却真正的脱离了现实。

我不知道第一名、第二名的作品是什么,所以也不对《吹响小山河》得第三,发表意见。

但从导演的发言,我们品出一个事实:花30+在国外获得提名(拿奖)就是优秀作品。

这很明显能够感受到一个事实:第一名和第二名花费不高,且在国外没获任何提名奖,所以导演认为这是刻意打压。

关键词:

关于本站 管理团队 版权申明 网站地图 联系合作 招聘信息

Copyright © 2005-2023 中国创投网 - cn.xunjk.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我们:39 60 29 14 2@qq.com
皖ICP备202200996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