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创投网 > 数码 > 正文

天天热推荐:三峡大坝建造时,生态环境如何保护的?14年过去水库的鱼多大了?

三峡大坝建造时,生态环境如何保护的?14年过去水库的鱼多大了?

三峡大坝自建造至今备受争议,在赞誉其防洪发电等能力的同时,也对造成的生态影响产生了质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和怂叔有着同样的疑惑。那就是在三峡大坝建造时,周围的生态环境是如何保护的,如今的生态环境又怎么样呢?

三峡植物保护措施


【资料图】

我们要知道,在大型工程规划建设时首要考虑的就是生态问题,三峡大坝作为史无前例的世界级工程,在建设以及后期蓄水时,对于这一方面自然也有诸多考虑,尤其是长江流域的珍稀动植物,在三峡工程蓄水之前,生态保护工作就已经进行了开展。

就比如三峡植物园的建设原因之一,就是为了保护三峡地区的植物资源,抢救和保存三峡库区的珍稀濒危特有植物。例如:巴东木莲、荷叶铁线蕨、疏花水柏枝等,据了解,2018年底,三峡库区的560种珍稀植物已全部得到有效保护,没有一种植物灭绝,其中抢救保护8000多株、100多种珍稀特有植物。

同时还专门建立了珍稀濒危特有植物展示区和三峡地区植物种质资源库,并开展了物候观察和多样化保存试验。截至2020年12月底,植物研究所迁地保护长江特有珍稀植物达到1181种,累计繁育特有珍稀植物约18万株

三峡植物鱼类措施

接着再来说说三峡工程的鱼类保护措施,长江的珍稀保护野生鱼类共有16种,同时也是青、草、鲢、鳙四大家鱼的天然种质资源库,为了能够保护长江的鱼类生态环境,主要采取了两种措施。首先就是修建鱼类洄游通道——鱼梯及鱼池,也就是在大坝两边为鱼建造楼梯以及休息的鱼池,但因为鱼儿的习惯问题,无法适应如此复杂的人工洄游通道。

所以我们还采取了第二种措施——人工增殖放流,即人工养殖鱼类,成长到一定程度后放回到长江之中,截止到2023年3月25日,三峡集团累计繁育珍稀特有鱼类近100种,人工增殖放流超1095万尾,其中中华鲟累计放流68次,共550万尾。那在这些生态保护措施之下,三峡大坝如今的生态环境怎么样了呢,三峡水库的鱼又有多大了呢?

14年过去水库的鱼多大了

其实早在2022年4月,湖北宜昌就发现过长3米多、重达350斤的中华鲟,虽然因为搁浅死亡,但这也意味着还有其它野生中华鲟的存在。并且在网友的航拍画面里,三峡大坝聚集着大量体型硕大的鱼群,不计其数的鲢鳙与鳡鱼群游水中,场面十分震撼。

根据数据显示,2022年长江宜昌段鱼类自然繁殖数量达到151亿颗,长江江豚种群的数量更是达到了1249头,仅长江干流就存在有约595头,这样的鱼群数量正是生态修复的积极信号。还有世界极危的黄胸鹀、鸟中大熊猫黑鹳也都成群亮相宜昌江边。

而且像三峡地区特有植物也通过人工手段,在葛洲坝防淤堤、鸡公岭生态修复等工程中回到了原始区域。截止到2022年11月底,三峡地区的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修复工程已经完工,宜昌段全域森林覆盖率达到了68.6%,水质则稳定达到Ⅱ类标准。

关键词:

关于本站 管理团队 版权申明 网站地图 联系合作 招聘信息

Copyright © 2005-2023 中国创投网 - cn.xunjk.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我们:39 60 29 14 2@qq.com
皖ICP备202200996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