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最资讯丨“我成了最后一届”:消失的大学专业和它们的学生
“我成了最后一届”:消失的大学专业和它们的学生
到2025年,要优化调整高校20%左右的学科专业布点,淘汰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学科专业。
撰文|李心怡
编辑|曹颖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看天下》杂志原创出品
许多学生还没毕业,发现自己的专业竟然被取消了,而自己成了这个专业的最后一届学生。
2023年4月,教育部公布了2022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过去一年,333所高校撤销了共计925个专业。
江苏省高考考生职业生涯指导与志愿填报咨询会现场。2022年,333所高校撤销了共计925个本科专业。(ICPHOTO 图)
同时,教育部等五部门印发了《普通高等教育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改革方案》,其中提出,到2025年,要优化调整高校20%左右的学科专业布点,淘汰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学科专业。
“淘汰”,代表着一种趋势,被优化的专业不再适应时代。而受影响最大的,是身在其中的学生,不够精专的培养体系,晦暗不明的就业前景,他们懊恼又迷茫:不再适应时代发展的专业应该被淘汰,而自己被浪费的时间和机会又如何重来?
“我成了最后一届”
当何婷得知,自己成了本校本专业的最后一届学生时,意外又平静。
今年大三的她,就读于北京一所以计算机专业出名的211大学,入学时学的是自动化专业大类。
大二专业分流时,她面临两个选择:自动化和测控技术与仪器(后文简称为测控)。
在整个工科领域,测控小众而冷门,大部分学生会优先选择更热门的自动化。但何婷发现,这两个专业的课程设置差别不大,自动化关于软件的课程稍多,测控也有自己的特色课程,除此之外,两者重复度很高。
综合考虑,她选择了竞争不那么激烈的测控。只是,那时的她并没有意识到冷门的测控或许对应着一条更狭窄的出路。
测控专业真正对口的工作岗位是硬件工程师,但市场需求不大,且要求很高,何婷的学长学姐几乎没有人从事相关工作。测控专业属于仪器类,对口的公务员岗位也很少,基本上只能报考“三不限”(指不限专业、不限学历、不限户籍的岗位),而属于电子信息类的自动化专业则拥有更广阔的选择。
优胜劣汰,是专业调整要面对的赤裸裸的现实。三年前,何婷就读的学校成立了人工智能学院,将自动化大类归入其中;现在,自动化大类专业优化,撤销测控,保留自动化。
何婷能够理解这样的结果——测控课程设置没有足够的特色,和自动化重合度高,师资力量不充分,专业里甚至没有真正的仪器方面的老师来授课。无特色、无竞争力的专业,最终被撤销也正常。
从学校发展来说,这一变化是一个好信号,只留下优质的、有竞争力的专业。只是,这个专业学生的命运就这样轻易地被影响了。
作为学校最后一届测控学生,何婷说自己和同学都产生了一种“专业自卑”,出去介绍说自己学测控的,别人根本不知道这是什么专业,因此很多时候他们自我介绍只说学的是自动化。
如今大三的她需要思考毕业去向,何婷决定读研,但选择什么专业,还没想好。唯一的安慰是,在竞争不那么激烈的测控专业,她还有机会拿到保研名额。
“随时会被替代”
“快点倒闭吧。”在网上看到九所高校撤销了日语专业,李莎和同学开玩笑说,还可以撤销更多。
李莎就读于西南地区一所理工类院校的日语专业。出于喜欢,高考后填报专业时选择了日语,却渐渐发现,就业的现实困境十分冷酷。
2022年全国高中日语学习者人数接近 70万,如今外语人才在中国不再像世纪之初那样稀缺。(CNSPHOTO 图)
她认识的绝大部分日语专业的同学都转行了,即使少部分人工作中仍然会使用日语,但也是在传媒、IT、行政等领域,专业背景成为一种辅助,没有人真正把它当作本职。
如今,外语人才在中国不再像世纪之初那样稀缺,随着全球化的发展浪潮,日语、韩语、法语等语言掌握者在中国越来越多,许多非语言专业的人也可以通过自学掌握一门外语。有媒体曾报道,2022年全国高中日语学习者人数就接近 70万。
不再稀缺,意味着对专业人才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如今语言专业的“饭碗”甚至受到人工智能的威胁。
山东大学法英双语国际组织实验班大二学生小白,会用ChatGPT来帮助自己润色英文。“它的英文水平是我学了十几年都赶不上的,再让我学十几年也达不到。”
人工智能的出现让她感觉外语职业如翻译岌岌可危,“我觉得没有人非得想不开来寻一个随时会被替代的工作。”
在变化迅速的行业,专业设置如果一成不变,止步不前,也将难逃被优化的命运。
李莎常常感到日语专业课程设计陈旧,学习主要围绕语言本身,拓展有限,缺乏对核心技能和竞争力的培养。比如在日语概况课堂上,老师仍照本宣科地举例,日语专业的就业去向是日企和银行。实际上,这早已是过去式,随着时代变化,越来越多的毕业生去了新媒体行业。
小白也认为学校的课程设置有许多需要调整的地方。她的梦想是进入外交部或国际组织,而国际组织对于人才的要求不只是掌握一门语言,还需要沟通能力、计划与组织能力等等,但学校的课程大多还停留在死记硬背的应试模式。
单一的培养方案之下,缺乏复合能力和核心竞争能力的学生,也成了随时可以被替代的候选者。再加之,生源一般,教学质量一般,李莎和小白都认同,没有特色的小语种专业早就该撤销。
如今的社会发展需要的不是单一的语言人才,如果只是熟练掌握一门语言,求职市场上只有翻译、海外电商客服、教师等有限的工作选项。在更多的工作机会中,语言只是一种辅助。
李莎提到自己的一位学长,刚进入大学时就明确了想成为一名综艺编导,大学期间参加了许多实习,凭借积累毕业后如愿进入这个行业,成为了编导,而没有从事日语专业相关工作。
李莎得到的启发是,找到自己想做的事情比较重要。鉴于单一的语言专业并没有太多可选的就业去向,她认为,学校应该提供更多的拓展性课程,比如视频剪辑等,这不仅是一项技能,也让学生们有机会广泛尝试,找到兴趣点。
相比在学校内设立专门的语言类专业,小白觉得更好的方式是在大学开设相关的选修课,让那些希望有国际化视野或对语言感兴趣的学生有机会学习,“走专业这条路,还是只留给那少部分有天赋的学生。”
“无用的专业”
看到九十多所高校撤销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新闻,毕业一年的周阳觉得这是一件好事:不会有更多学生像他一样,茫然地进入这个“无用的专业”了。
ICPHOTO 图
大学时,他就读于北京一所理工类211院校,志愿被调剂到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班上三分之一的同学都和他一样,是被调剂来的。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是一门年轻的学科,1999年东北大学和云南大学首次招生,真正的高峰期在2000年之后,适逢政府职能向公共服务转变,需要大量公共管理类人才,再加上文科类专业建设成本低,在这股东风下,大量学校都建立了这个专业。
周阳的老师曾说,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目标是培养通才,什么都懂,知识领域广,在面对重大公共事件时,就可以做出合理的决策。
因此,这个专业又有“万金油”之称。
但周阳自己的感受是,大学四年,专业学习涉及政治学、社会学、经济学、行政法、心理学等等,看似学了很多,什么都学一点,但每一科的学习都是点到为止,对于学生的掌握程度,老师也不会有太高要求,结果可想而知——没有精通任何一个具体的学科领域。
大部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学生,如同周阳所经历的一样,专业学习泛而浅,没有偏重,没有特色。甚至,在培养体系的设计上也过于草率——许多专业老师都不是学公共管理专业的,而是社会学出身。
目前就读于北京一所985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罗欣然提到,她所在的专业是大二阶段从社会学大类分流而来,前身是人口学,因此和社会学专业的课程有很大一部分重叠。专业学习中真正有用的技能,是统计分析——许多互联网公司的岗位会要求掌握这一技能。当然,统计分析课程在社会学专业中也有开设。
“这个专业说的是为公共事业培养管理人才,但毕竟没有那么多管理岗。”罗欣然说,学长学姐们大部分会选择考公。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又被称为“公务员专业”,事实上,并没有太多直接对应这个专业的公务员岗位,报考只能选择“三不限”,没有报考限制也意味着竞争十分激烈。
除了考公考编,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知识也可以运用于公益组织等行业,只是这个行业在中国仍属小众,薪资待遇十分一般;有些院校开设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会针对某个具体领域培养人才,比如某些医学院校开设了卫生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生毕业后可以去疾控中心等就业,更有针对性的专业培养,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泛而空的问题。
在周阳看来,像公共事业管理这类“万金油”专业的存在,是专业本身定位有问题。
而罗欣然认为,这是本科阶段通识教育的通病,只不过公共管理专业的就业去向更为有限,才使得这个问题尤为突出。
如今的专业调整方向,似乎指明了,不够精专、过泛过杂的“万金油”需要重新找到自己的定位。
毕业前,周阳一直对前途感到焦虑。学长学姐大部分的就业去向是政府部门、运营或者行政类工作——这些工作的共性是没有太高的入门门槛,薪资也一般。
周阳按照这个路径一一尝试,都不太喜欢。直到大四秋招时,他看到一个传感器销售岗位,薪资高,最重要的是,“没有专业限制”,投递后,他在这个岗位上工作至今。
当被问起,大学四年的专业学习对于如今的工作是否有帮助时,周阳十分坚决地说:“没有。”
如今越来越多学校撤销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周阳觉得这是积极的变化。他希望,更多人能在大学里学一门真正实用的专业,有助于之后的工作和生活,自己对专业和出路的迷茫,不要有更多人重蹈覆辙。(应受访者要求,文中姓名均为化名)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