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创投网 > 体育 > 正文

新县民警陈群鹏:用忠诚和坚守让警徽熠熠生辉

多年前,他步入军营,成为一名边境排雷兵。


(资料图片)

多年后,他又转至警营,成为一名基层民警。

戎装变换,初心如一。他说一定要把军人本色植入为警信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他叫陈群鹏,已经在基层工作了20年。如今,距他担任办案中心主任还不到一年,信阳市公安局开展“双争”活动,他又主动向局党委申请服务社区,成为新县公安局城关派出所的一名社区民警。

没有侦破大案的鲜花和掌声,无缘街头擒凶的凛然和无畏,在基层派出所这个小舞台上,展现着他为公安工作的全部心血。“你心里装着群众,群众心里才有你”,这是他扎根基层20年总结出的最宝贵经验。他担任社区民警时间短,社区情况复杂。6月13日夜晚,他邀请居委会干部、网格员及辖区群众代表,以恳谈会的方式,向辖区群众汇报工作,让群众真正感受“面对面、心连心、警民一家亲”,进一步增进警民感情,更好地接受群众的监督和评议,不断提高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

他扎根在社区群众中,走社区、访居民,短短两个月时间,在胜利居委会1.2万群众当中,就建立了一个非常好的群众基础。他的电话和个人信息名片张贴在小区、商超、学校、单位的门口,更是发放到辖区每一户居民家中,每天上班,群众咨询的电话应接不暇,而他总是充满耐心地一一解答,直到群众满意为止,有的时候遇到情绪激动的群众呢,他更是耐心倾听,和气以对。

今年6月12日,辖区群众李某找到他,说自己的孩子离家出走,至今未归,恳请民警同志帮忙寻找。随后,陈群鹏立即联系各警种部门调取其家庭附近监控,调查其轨迹,并实地走访摸排,经过一天一夜的梳理,最终在爱心公园附近找到这位出走女孩,经了解,孩子因父母对其缺少关爱,缺乏沟通交流,导致其内心孤僻,与家人产生矛盾后遂离家出走。陈群鹏对孩子开导教育后,将孩子送回家中并嘱咐其父母要加强与孩子沟通交流。

他宣传防诈知识、了解社情民意、调解邻里纠纷……这是胜利居委会社区民警陈群鹏的日常,担任社区民警以来,陈群鹏设身处地解决群众各项“急难愁盼”,架起了警民的“连心桥”。为了了解社情民意,他准备了一本日记,工作中随身携带,寸步不离,日记中记载着群众的点滴要求。大到办理户口、招工入学,小到婆媳不和、邻里纠纷,他都一一记在笔记本上,并把小事当成大事办,想尽一切办法帮助群众解决难题。他经常笑着说,“社区工作干的就是和老百姓打交道,解决好老百姓的每一件事,守护好辖区的平安稳定,这是我作为社区民警最大的心愿。”

社区工作又多又杂,通常在群众求助,需要其他部门协调解决的时候,他更是跑前跑后,不辞辛苦,犹如及时雨一般解决群众的燃眉之需。尤其是遇到一些老年人,他更是不怕麻烦,反复沟通,直到把事情办好,因此在胜利居委会受到了很多老年朋友的褒奖,而这一切不过是他服务群众小小的瞬间。

三个月以来,他和同事累计入户走访20多家,给2名特困儿童、96名低保户、23名残疾人提供了帮助;提供群众咨询160余次,解决了辖区群众各种困难、办实事办好事30余件,除此之外,他梳理了辖区暂住、流动人口600多项的信息管理登记工作,真正地做到了群众身边的勤务兵,这些数字对你我来说不过是一组简单的数据,但它的背后是陈群鹏脚步丈量过的社区,工作量相当的大,把陈群鹏形容成一个工作狂也是不为过的,“有困难找群鹏”是社区居民的优先选择。

从军营到警营,无论是排雷扛枪保家卫国还是苦口婆心调解纠纷,不变的是卫国爱民的初心,他以“5+2”、“白+黑”模式持续运转,实现了“无论你在哪里,无论何时,只要你需要,我一直都在”的警务浪漫。(朱美惠 胡建 周元智/文图)

关键词:

关于本站 管理团队 版权申明 网站地图 联系合作 招聘信息

Copyright © 2005-2023 中国创投网 - cn.xunjk.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我们:39 60 29 14 2@qq.com
皖ICP备202200996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