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评论:外卖行业要“速度”也要有“温度”
近日,临沂大学文学院教师邢斌的文章《2022年冬,我在临沂城送外卖》,讲述了自己亲身体验当一个月外卖骑手的经历,引起社会舆论广泛讨论。“一个月,我送了2000多单,接触了几百个商家,敲响了2000多个房门。平均下来每天骑摩托210公里、步行32000步、爬110层楼。综合算下来,每小时收入10元是常态,每小时收入20元是极限。”邢斌说,在此次体验中,他主要关注的是外卖员这个“身份”究竟是怎样的处境,他呼吁社会能够更加理解外卖员的艰辛与不易。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近年来,以餐饮外卖为代表的新业态飞速发展,外卖从业人员等大量增加。目前全国新就业形态劳动者8400万人,其中外卖骑手数量达到1300万人,占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总数的15%。这种灵活的就业形式创造了巨大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但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了新问题、新风险。
其实,关于外卖骑手的话题已经多次引起舆论讨论。此前“副处长送外卖12小时赚41元”“北大博士后为做研究送半年外卖”等均成为当时的新闻热点,此次“大学教师送外卖”也引发了一大波刷屏,这些热点新闻除了揭露了外卖员群体的艰难生存状况外,也反映出外卖派送行业存在的诸多问题。
系统显示剩余送达时间还有10分钟,但顾客质问“你怎么还没送到?都超时好久了”,骑手不解地掏出手机一看,顾客和骑手的倒计时竟然相差10分钟之多。类似的“时间差异”事件屡见不鲜,它在顾客和骑手之间设置了不同的时间标准,其目的很可能是讨好顾客,但这也导致了骑手频繁受到顾客无端指责。除此之外,平台的大数据算法让骑手的送餐时间越来越极致,为了避免超时和差评,以及随之带来的收入降低甚至被淘汰,骑手只能与时间赛跑,这也导致外卖员发生交通事故的数量急剧上升。
这样的案例数不胜数,它们揭示了外卖平台算法的种种不合理,也反映了骑手沦为算法控制的被动状态。冷酷的数字无法温暖人心,当算法缺乏人性关怀时,就会带来种种负面后果,外卖小哥这样庞大的从业群体需要更为科学和人性化的算法来维护这个行业发展的正常秩序。
外卖行业需要更有温度的算法和政策。政府应该尽快出台相关政策,从制度上规范对平台的监督机制,助推平台积极改进大数据算法,在数据化进程中注入人文关怀,促进算法向善;另外也要严格监督外卖企业为骑手缴纳各类保险,保障骑手的医疗、工伤等权益,用完善的政策和法规为外卖小哥群体撑腰。
外卖行业需要更有温度的消费者。对于我们每个消费者,对外卖小哥多一份理解、多一份支持、少一些刁难、少一些责骂,或许就能成为照亮他们勇敢前行的一束光和支撑他们努力生活的一份暖。
有温度的算法、有温度的政策以及有温度的消费者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努力。让温暖成为消费新风尚,我们一起创造一个充满人性关怀的美好社会。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赵冰晴(湖北宜昌)
责编:丁楚风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