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高排放到“向环保要效益”——探寻南昌市钢铁企业的绿色发展之路
(资料图片)
灰尘扑面、浓烟滚滚、钢花四溅,曾经是人们对钢铁企业生产的印象。然而,在位于青山湖区的方大特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内却是另一番景象。9月8日,记者漫步方大特钢厂区,放眼望去尽是绿意。高炉、厂房与绿树交相映衬,花草树木充盈在每个角落。运送铁矿粉原料的卡车络绎不绝,一车车原料正有序地卸货;轧钢厂生产线上,一条条火红的钢坯从加热炉里鱼贯而出,在轧机的轰鸣声中轧制成型,工人在各环节的钢铁生产线上有序地忙碌着。
据介绍,方大特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集炼焦、烧结、炼铁、炼钢、轧材全流程生产工艺于一体的中型钢铁联合企业。作为一家1958年建厂的老企业,方大特钢曾经也存在一大批能耗高、指标低的落后生产装备,且环保设施、工艺不配套,严重掣肘着企业的发展。找准问题根源后,企业以节能减排为目标,完善工序配套,先后投入数亿元环保建设项目,成为工信部首批公布的符合钢铁行业规范条件的45家企业之一。
近年来,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方大特钢厂区周边陆续建起数个居民小区,企业环境保护管理问题日渐增多:2020年,江西省第一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对南昌市开展“回头看”时,曾接到8起投诉件,投诉人为青山湖区解放东路罗家集街的住户,旁边的方大钢铁厂排放废气且烟囱冒大烟,导致不敢打开家中门窗,周边树木都是灰,担心影响健康。
接到投诉后,青山湖生态环境局高度重视,立即联合罗家镇、南钢街道办事处对方大特钢烧结厂开展排查。经调查,方大特钢存在“冒烟”现象的排放口为炼铁厂烧结机湿法烟气脱硫排放口,湿法烟气脱硫系统是该公司按照江西省二氧化硫减排要求建设的重点环保治理项目,该系统采用石灰石膏湿法脱硫工艺脱除烟气中的二氧化硫,由于是湿法脱硫,所以处理后的烟气中含有大量的水蒸气,排放口排放的烟实则为白色水蒸气。
投诉举报虽不属实,但青山湖生态环境局仍对企业环保治理设施升级改造提出优化建议。“为不断提高环保管理和污染防治水平,进一步降低污染物排放量,我们认真对照国家超标排放标准,投入大量资金逐步进行环保设施改造,实施了245平方米烧结机超低排放改造项目、130平方米烧结机超低排放改造项目,均于去年完工投产,比《江西省钢铁行业超低排放改造计划方案》要求的时间提前了3年。”方大特钢环境管理部副部长王明说,项目可以将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所有气体通过烧结烟气脱硝装置进行脱硫脱硝治理,使最终烟气排放的SO_2浓度≤35毫克/立方米,NO_x浓度≤50毫克/立方米,粉尘浓度≤10毫克/立方米,每年减排SO_2600吨、NO_x1600吨、颗粒物200吨,在达到国家标准并实现超低排放的同时,他们对“白烟”现象进行了协同治理。截至今年2月,公司主要工序排放口均已完成超低排放改造。
“颗粒物2.3毫克/立方米、二氧化硫3.04毫克/立方米、氮氧化物30.5毫克/立方米……”随后,记者又来到了方大特钢中控室,在这里,企业各视频监控点位的污染物排放实时在线监测数据在大屏幕上一览无余,员工们正在记录这些生产数据和监控高炉的生产情况。王明指着大屏幕告诉记者,该平台可对企业超低排放设施进行集中管理,企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气体,一旦数据超过警戒线,监管系统立即向企业环保管理人员发送预警信息,实现企业排放全过程监测与治理。
从传统厂区变景区,从“涅槃重生”到绿色高质量发展,这背后离不开企业不断修炼内功,更离不开当地政府部门的帮扶。“实施超低排放改造项目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为了鼓励企业加大对环保设施提升改造的投入力度,我们先后帮助方大特钢申报中央专项资金共计2605万元,用于开展超低排放项目建设。今年,还帮企业申报中央专项资金989万元,用于焦化厂焦炉机焦两侧及备煤除尘系统超低排放改造项目建设。同时,多次深入企业走访调研,督促企业履行好生态环境保护主体责任,指导企业加快推进实施减排项目建设。”青山湖生态环境局副局长马汪华表示,下一步,他们将以全面改善空气质量为核心,持续铁腕治理大气污染,以钢铁、建材等行业企业为重点,一手抓减排、一手抓管控,通过优化产业结构,深入实施重点行业超低排放改造,多举措推进以方大特钢为代表的污染排放量较大的工业企业废气治理,推动辖区空气质量持续改善。(全媒体记者邹佳伶)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