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率可到4%,大额存单抢疯了,有银行要求“配货”才能买,这类存款也火了
“知道爱马仕要配货,现在银行(存钱)居然也要。”
(相关资料图)
据中国证券报8月2日报道,“知道购买某些奢侈品要配货,现在买大额存单竟然也要配货!说是额度有限,需要搭配其他产品才有购买名额。”小梦在社交平台上发帖吐槽。评论区里有网友表示,“我们行就是1:1才给大额存单额度,不卖理财不给额度”“我们行是1:1配定期,但没让卖理财”……
随着存款利率的不断下行,保本保息、收益率高、灵活性强的大额存单走俏,抢购难度大。有银行正是看中了这一点,搭配其他理财产品,向客户出售大额存单。对此,专家提醒,此举可能损害了金融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有银行要求“配货”才能买
据中国证券报8月2日报道,记者走访多家银行网点时,客户经理均表示,大额存单额度紧俏,需要提前预约或拼手速抢购。此外,若是新客户或者入账资金量大,部分银行的大额存单利率可以更高。“三年期大额存单,若是新入资金,5万元以上利率3.2%,100万元以上利率3.25%。”东莞银行中山分行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记者调研了解到,有银行人员凭借大额存单的销售热度,搭配定期存款或理财产品,向客户捆绑销售。记者通过小梦提供的联系方式,联系到四川银行成都地区某支行员工小殷。小殷告诉记者,当前该行五年期的大额存单利率为4.05%。“买20万元大额存单,需要配50万-60万元的理财产品,或者是比大额存单利率低0.05%的定期存款。不强求配理财还是定期,看客户选择。成都分行要求就是配售,可能有些网点配比够了才不需要。”他说。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8月2日,记者致电四川银行总行营业部,该行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现在来存,1:1配定期,有其他网点需要1:3配。之前我们也有1:3或1:4的时候,现在因为还有几百万的额度,所以可以1:1配。”当记者问,此举是否为总行规定时,她表示:“相当于银行给大额存单额度,员工需要拉回来存款。”
记者通过社交平台评论联系到称所在银行也需大额存单“配货”的小尚。小尚告诉记者,自己是宁波银行的客户经理,“50万元大额存单得配50万元定期。三年期定期存款利率3.2%,大额存单利率3.3%,综合利率为3.25%。”小尚表示,自己有客户正等着抢大额存单。“大额存单额度少。有其他行甚至不能配定期,只能配理财。可以帮忙争取,看能不能配40万元的定期。”
不过,据红星资本局报道,7月13、14日,记者以客户名义咨询全国多家城商行,多数银行工作人员表示“没听说过买大额还要配货”,并称目前大额存单已没有额度。不过,也有部分银行在询问记者的资金情况后,给出了其他建议。
宁波银行宁波某支行的一名工作人员则向红星资本局表示,目前20万的大额存单没有额度,“资金量大一点最好,如果在100万以上,可能就会有额度。”
东莞银行广州某支行一名工作人员告诉红星资本局,目前大额存单仍有额度,没有配货要求,不过资金多利率会高一些。“3年期的存20万利率是3.05%,50万以上是3.15%。”该工作人员还称,该行大额存单利率在当地属于“天花板”级别,如果储户有意向可以尽快买,“利率可能还会下调。”
发行过多会增加银行负债成本
据红星资本局7月14日报道,“有的银行大额存单利率比较高,所以要配产品用来平均成本。举个例子,你买3.55%的大额存单,可能要另外买一个短期的利率3.3%的理财产品,加权后利率会降到3.5%左右,这样比较符合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的目标。”江浙沪地区某城商行一名客户经理向记者表示。
该客户经理表示,据其了解,这些银行配的产品一般是短期的理财产品,客户也比较容易接受,“如果是配长期的产品,就要综合考虑,计算加权利率。”融360数字科技研究院此前指出,大额存单利率水平高于普通定存,零售大额存单3年期占比一直都比较高,所以大额存单揽储成本要明显高于普通定存。银行想要控制负债成本,需要控制大额存单的量价水平。
记者采访发现,近期不少城商行大额存单利率下跌趋势较为明显,且基本没有额度,为留住客户,部分银行建议购买利率接近的定期存款。“我们下周还会有大额的额度,不过额度也很少,利率是3.5%,现在定期也是3.5%,等不到可以买定期存款。”厦门国际银行上海某支行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招联首席研究员、复旦大学金融研究院兼职研究员董希淼此前接受央广网采访时表示:“大额存单如果发行过多,势必会增加银行的负债成本。今年以来银行的息差下降比较明显,因为一方面银行要向实体经济让利,贷款利率也在下降。所以如果大额存单等这些利息相对较高的存款产品发行过多,那么银行存款成本会上升。”董希淼表示,银行为了压降存款成本,增强向实体经济让利的可持续性,大额存单的发行量会进行一定的调控。
“特色存款”成为存款香饽饽
今年六月以来,国有大行率先开启新一轮存款利率下调,此后多家银行持续跟进,目前一年期、二年期、三年期、五年期整存整取挂牌利率分别已降至1.65%、2.05%、2.45%、2.5%。与此同时,曾经的高息“神器”大额存单也常常一单难求。
在此情况下,对于储户而言,利率上浮的“特色存款”成为存款选择的香饽饽。对于银行而言,“特色存款”也成为新的揽储利器。
业内人士指出,与普通存款相比,“特色存款”在利率上比普通存款有所上浮,在起存金额方面更加亲民,对储户具有更好的吸引力。
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预计,2023年货币政策将稳健略偏宽松,市场流动性更加合理充裕,降准降息都有可能。总体而言,中国市场无风险利率下行将是长期趋势。
董希淼认为,投资者在进行资产配置时,需调整好心态和预期,平衡好风险和收益,可以在存款之外,适当配置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货币基金以及储蓄国债等产品。
每日经济新闻综合中国证券报、红星资本局、央广网
封面图片来源:视觉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