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这座老园区切入新赛道 酝酿科创“核爆点”
闵行开发区临港园区以1%的新片区面积,创造30%的新片区集成电路产值
老园区切入新赛道酝酿科创“核爆点”
(资料图片)
迈入第四个年头,临港自贸区新片区方兴未艾。在这片高楼厂房迭起的热土上,扎根近20年的上海地产集团闵行开发区临港园区已不再年轻。
这座老牌园区在全国竞争激烈的招商引资态势,以及上海产业园区雨后春笋般涌现的格局中,搏出一片新天地。以1%的新片区面积,创造30%的新片区集成电路产值,吸引总投资近340亿元。
在园区的开发者们看来,成功绝非偶然:对于一座产业园区而言,要想实现高质量发展,科技创新无疑是最强大的推动力。
老牌园区的新赛道
作为上海最早一批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闵行开发区用了近40年时间,在闵行的大本营中,集聚起强生、西门子、博朗、三菱等一批制造行业翘楚,成为全国首屈一指的“名园”。可在进驻临港时,闵行开发区没有借势“名园”效应,大量引入制造业外资巨头,而是选择再次创业。
“在上海地产集团产业园区板块中,闵行开发区临港园区专攻未来产业,包括集成电路装备制造和新能源汽车配套特色产业。”上海地产集团副总裁李钟表示,这是老牌开发区尝试的一条新赛道。
布局新赛道,就是要走出舒适区。在上海地产闵虹党委书记冯晓明看来,转型艰难,却不得不转。闵行开发区虽然跨国龙头、总部企业众多,但缺少本土研发出的高水平产品和领先技术;虽然通过设立“零号湾”培育出大量高新技术企业,但缺少有国际、国内引领能力的内生型创新龙头。
闵行开发区面临的烦恼,也投射出城市的产业发展困境。“当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再继续依靠投资驱动、技术模仿,很难支撑城市高质量发展。”业内人士告诉记者,上海必须以科技创新来激发更大的城市潜能,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新的动力。下转 6版(上接第1版)“十三五”末,上海提出“3+6”产业布局,其中“3”指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三大先导产业。闵行开发区临港园区“等到风来”,结合新片区“东方芯港”战略和政策优势,迅速布局未来科创产业,破圈切入新赛道。其间,招商工作人员多次婉拒主动前来的优质企业,其中不乏高营收的传统行业龙头。
如今,落户闵行开发区临港园区的企业如新微半导体、康码芯,知名度虽不及世界500强,却被业内视作未来产业代表,酝酿科创“核爆点”,甚至有可能创造出高成长、大容量、可预期的增量市场。以康码芯为例,CEO郭会娟介绍,公司专注于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的研发,自研的无细胞蛋白质人工合成技术,已经实现三个方面的世界第一。
链式招商推动科创策源
科技创新策源功能是上海着力强化的“四大功能”之一。这座城市未来的发力重点,转向了让最先进的高科技产业和最具创新能力的企业家集聚,并创造条件让这些科创要素在一起产生化学反应,向外释放出能量,进而影响全国乃至世界。
如何借助科创策源,让老牌园区实现科创转型?闵行开发区也有更深的思考。“我们坚持产业链招商和精准招商,用龙头企业带动上下游配套集聚。”闵行开发区临港园区负责人表示,园区吸引力法则的关键,就在于企业本身。
2020年初,辽宁科创板首股、国产集成电路装备龙头芯源微电子筹备进军长三角,在团队精心筹备的考察名单中,闵行开发区临港园区并不在其列。面对亲赴沈阳考察招商的闵行开发区临港园区团队,沈阳芯源微电子核心成员崔晓微心生疑惑:“闵行开发区临港园区靠谱吗?”
坐在崔晓微对面的是冯晓明。作为一名招商老将,他曾与近百家全球制造业巨头打过交道,但面对全新的集成电路行业,内心仍不确定。思索良久,他告诉企业,“企业落地发展不只看招商政策,还要看朋友圈,看未来5年这里的产业态势,闵行开发区临港园区已经集聚了多家半导体设备上下游企业,在这里,大家讲的是同一种语言。”
这句话深深打动了芯源微电子,成为企业进驻园区的一大动力。崔晓微说,集成电路装备类产业无一不是瞄准全球市场,参与全球竞争。无奈的是,由于各大企业全国布局分散,彼此联系并不紧密,朋友圈缺失成为行业面临的现实困境,若要联合突围,必须抱团取暖,破除地理隔阂。
精准招商背后有其产业逻辑。当产业闭环形成,上下游企业的综合商务成本会大大降低,要素流转加速,从而产生更多的化学反应。
以长电、中微、拓荆、天岳、芯源微为龙头,闵行开发区临港园区迅速集结起17家同类企业,不少落地企业是由领军者们“口口相传”引荐而来。如今,园区初步形成集成电路上下游的产业生态闭环和“高朋满座”的招商态势。
做企业从0到10的推手
从0到10,指的是从基础研究到产业化的完整科技创新过程。有机贯通这根链条,是提升科技创新策源能力的关键。
对集成电路产业而言,打通这根链条更是艰难。闵行开发区临港园区直击痛点,提供全方位精准服务,让企业能够全身心聚焦研发生产,竭力避免时间浪费。
“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的逻辑,在集成电路产业高度适用。中国制造升级突围路上,节约下来的每一分每一秒,都可能为中国企业撕开海外巨头密网的口子创造宝贵机会。
优质载体空间是新兴产业成长壮大的沃土。过去十几年里,闵行开发区临港园区没有急于把企业塞满园区,而是把大量时间用于基础开发,让生地变熟地,静候好人家。
天岳先进因此与上海结缘。上海天岳半导体材料公司品牌和战略总监王雅儒告诉记者,天岳先进作为碳化硅衬底材料的领军企业,半绝缘型碳化硅衬底市占率已连续4年达全球前三,导电型衬底的市占率也在不断提升。目前制约碳化硅半导体产业发展的最大掣肘在于衬底材料供应不足,天岳先进在进行扩产规划时,曾收获不少一线城市和园区抛来的橄榄枝。多番比较之后,闵行开发区临港园区脱颖而出。其中,开发速度快的熟地,是促成双方合作的重要推动力。2021年,耗资25亿元投建的天岳先进上海智慧工厂一期率先开工,今年5月已实现产品交付。进驻短短3年,上海天岳先进依托智能制造理念,用高效的制备技术和高品质产品满足日益强劲的市场需求,下一阶段扩产正在紧锣密鼓的规划中。
国际大都市做制造业,地价是贵,但不意味着企业综合商务成本就一定高。闵行开发区临港园区负责人认为,只有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才能真正促进企业生产效率。有科技企业坦言,新片区政策虽好,但各类配套条目多达上百条,短期内很难吃透。园区团队迅速建立专属微信群,一一拆解政策,按照企业类型、发展阶段“一对一”辅导,避免企业分心。受益于此,芯源微电子上海团队快速组建并运作起来,在厂房还没建成时,自研产品就已经落地。
对标全球顶尖,国内企业仍有长路要走,园区也是如此。作为国际金融中心,上海是产业基金、风投机构、券商银行的集聚高地,金融优势也在源源不断赋能科创企业。“城市资源优势如何高效整合,如何精准赋能企业?”这成为闵行开发区临港园区正在研究的新议题。
风险同担,利益共享,是赋能科创飞跃发展的解决方案。“目前,上海地产集团正加大力度探索和地方政府共同推进成立产业投资基金,创新园区盈利模式。”李钟表示,招投联动模式将有力提升园区招商综合竞争力,以投促引、以投促产、以投促创,打通高科技产业链条,继续做优做强产业生态,服务产业实现突围。(记者 戚颖璞)
关键词: